《狗十三》: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2019-03-10  本文已影响0人  beingwild

《狗十三》和普通国产青春片不同之处在于,那些套路化的国产青春片热衷于悲伤,而狗十三拍的却是悲哀。对于两者的不同,我的理解是,悲伤是软弱无力的,不是面对的障碍太强大就是自身太脆弱,以至于放弃了反抗,只能无助地流泪。可是少不经事的少年哪有什么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呢?因此堕胎、车祸、自杀等等套路只能悉数登场,拍得矫情做作也是不可避免。

而表现悲哀却不一定要那么苦大仇深,因为当这个故事足够残忍的时候无须过度的渲染自然会悲从中来。比如《全金属外壳》的最后,士兵们排着队唱起了米老鼠之歌,唱出的歌词和四周的硝烟未散虽然形成一种反差萌,却一定没人能笑得出来,反而是感觉到战争扭曲人性的悲哀。悲哀的本质是无奈,这无奈不仅属于个人,可能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都挥之不去。

《狗十三》表现出的悲哀是,在压抑的环境下一个孩子无论做出怎样的抵抗都必须脱去孩子最可贵的少年气息,包裹上大人们的虚伪外壳。这样的无奈不是那些像无病呻吟的青春片里那样哭得撕心裂肺就能解决的,因为它折射出来的现实问题让整个社会都感到担忧。

《狗十三》的女主角李玩是个13岁单亲家庭的女孩,她的身上有太多中国孩子童年时的影子。她喜欢一个人待在屋里戴着耳机听摇滚,摇滚象征着对世俗的反抗;她加入了喜欢的物理小组,却因为英语成绩不好而被迫改成英语小组;她养的狗爱因斯坦被家人弄丢,家人给她买了一只长得相似的狗企图敷衍过去;她想去看天文展览,却因为必须参加大人无聊的聚会而耽误......阿郎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是:“曹保平把一部青春片拍成了战争片”。这场战争来自于两个世界的碰撞,这场战争以一个孩子任性的哭喊开始,以一个孩子“懂事”的沉默结束,中间的每一场战斗只是一个孩子向成人世界妥协过程中的插曲。李玩最终在观众的眼皮底下完成了“蜕变”:电影的前半段李玩还不满于家人想要把狗送到狗肉火锅店的行为,电影的最后她却吃下了叔叔端上来的狗肉,并且平静地说了一句“谢谢叔叔”。对于这一些荒谬但是又真实存在于多数人成长过程中的情节,导演始终没有暴露太多的感情倾向,他只是记录下了一个孩子逐渐被驯服的全过程,让我们看到我们的青春是怎样渐行渐远的。

这是一个类似于留着地垄沟发型的不羁少年经历世事之后推成小平头的故事,这个故事悲哀之处不在于为他推平头发的Tony老师,而在于驱使着他发生改变的根本力量是什么。电影里这力量是成人对孩子的专权。而更为致命的是,这种专权往往披着“都是为了你好”的亲情外衣,这让驯化更加无声无息。李玩的父亲喜欢专断地为李玩做出决定,可是他却从未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他甚至不知道李玩喜欢看时间简史,也不重视李玩对物理的喜爱,只有当她因为物理考了全省第一名可以直升高中的时候才会觉得这个兴趣是有意义的。

也许是为了避免太过强烈的冲突造成这个写实的故事失真,电影里藏下了多处隐喻,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那条叫爱因斯坦的狗之于李玩。一只狗和一个处在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的经历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它总是被关在厕所里,那像是李玩受到的父权的压迫,它又总是冲着粗暴对待它的人大吼大叫,那其实也正是李玩想要与成人决裂时做出的抵抗。只不过他们最后的命运走向了两个反面,狗绝食而死,人却开始变得“懂事”。导演没让李玩落入俗套地去自杀,而是让作为隐喻的狗去完成这个任务。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而不是没完没了的抗拒。也许这个“懂事”的孩子内心深处还会有这样一只狗,想用“汪汪汪”来表达反抗,只不过她学会了如何把这吼叫声压抑在心底。

不止一次,我被长辈夸奖从没有过叛逆期。每当这时都会心里暗自苦笑,如果叛逆得到的是爸爸的一拳头,那么哪个孩子会自讨苦吃呢?某种程度上,一些中国家庭的孩子的青春还未曾大吼大叫就已经绝食而死。因此《狗13》是一部真正属于中国的青春片,它展现出来的青春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生离死别,却让很多感同身受的人难以抑制住喊出一句“狗B”的冲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