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的世界

2021-02-17  本文已影响0人  归璞2020

一般来说,素朴诗属于尚在自然状态的古代,感伤诗属于已开化的近代,但是席勒承认古代也可能有感伤诗,例如罗马贺拉斯歌颂他的台伯河畔的宁静的快乐生活,就可以称为这种感伤诗真正的开山祖,近代也可能有素朴诗,莎士比亚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素朴诗只是一种处理方式,因为他“追随单纯的自然和感觉,局限于对现实的摹仿”。至于感伤诗人则“要应付两种互相冲突的东西,现实和理想,这双重原则究竟是哪一个占优势,就决定在处理方式上可以有分歧。

诗人所侧重的是现实还是理想?他是把现实写成引起反感的对象?还是把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所以他的表现不是讽刺的,就是哀挽的在这两种感受方式之中,每个感伤的诗人必居其一。

现实之所以引起反感,是因为它与作者的理想发生矛盾。讽刺诗是作者凭理想对现实的批判,讽刺诗在性质上分两种:惩罚的和嘲笑的。惩罚的讽刺诗须具有崇高的性质,最好的例子是斯沃夫特和卢骚。嘲笑的讽刺诗须具有美的性质,最好的例子是塞万提斯和费尔丁。前一种不应流于报复或诽谤,否则就会失去审美的自由。后一种不应流于玩笑,否则就会失去对无限的向往。

哀挽诗是把理想写成令人向往的对象,如当事人拿自然和艺术对立,拿理想和现实对立,使得对自然和理想的描绘占优势,而这种描绘所生的快感,也是占统治地位的情感,我就把它叫做哀挽的诗人。哀挽诗也有两种:自然和理想或则是哀伤的对象,即自然是描绘为已经丧失去的,理想是描绘为尚未达到的;或则是欣喜的对象,即自然和理想都表现成为现实。前一种是狭义的哀挽的诗,后一种是广义的牧歌性的诗。哀挽的诗是对现实缺陷的惋惜,牧歌性的诗是把理想表现为已成为现实而加以欣赏,它所写的是处在童年状态的“天真而快乐的人类”。

牧歌性的诗在席勒的心目中是感伤诗的最高类型,因为在这种诗里,一切现实与理想的对立都已完全消除。但是席勒所指的并不是西方传统的牧歌和田园诗,那些美丽的虚构还不足以表现理想,其中生活的平静来自静止不动,缺乏重大意义的内容。而理想所要求的平静却须来自完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