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想法简友广场

SS220|中文危矣了吗?

2022-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笑忘歌ultra

时间:20220720 @RE任意门(微信公众号)

内容:

1.最近有作家说,在有的互联网平台上,不让好好说话,比如说,“多少钱”不让说“钱”字,大家只好说“多少米”,“直播间”三个字不让说,大家就只好说“波波间”。那长此以往,中文危矣。

2.刚开始,我对这个担心有强烈的共鸣,觉得确实是在糟蹋我们的母语。但后来我看到学者傅元峰的一段话,他说,“汉字就像是一条生命力旺盛的大河,可能会暂时汇入污浊的支流,但它最终会澄澈回来。”

3.一想,确实是这样,因为中文在历史上遭遇的避讳制度多了去了,比如皇帝的名字,当朝人就不能用,大家只好改用别的字,但是那又怎样呢?中文仍然存在,仍然在发展,仍然典雅丰富。避讳制度的唯一作用,就是让后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时代写的文章。

4.所以,没有什么中文危矣的问题,只有那些不让好好说话的互联网平台,愿不愿意在咱们汉语的历史中,留下这个痕迹的问题。

转述:

有的互联网平台不让好好说话,比如,“多少钱”不让说“钱”字,大家只好说“多少米”,“直播间”不让说,大家就只好说“波波间”。长此以往,中文危矣?

傅元峰说过一段话,“汉字就像是一条生命力旺盛的大河,可能会暂时汇入污浊的支流,但它最终会澄澈回来。”因为中文在历史上遭遇的避讳制度很多,比如皇帝的名字,当朝人就不能用,只好改用别的字。可是,中文仍然存在,仍然在发展,仍然典雅丰富。避讳制度的唯一作用,就是让后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时代写的文章。所以,没有什么中文危矣的问题,只有那些不让好好说话的互联网平台,愿不愿意在咱们汉语的历史中,留下这个痕迹的问题。

体验:

这锅该由平台来背吗?不让人好好说话的是互联网平台吗?是谁让互联网平台不叫人好好说话呢?我只知道,在古代,能让人不说话的,只有皇帝。在历史上“留名”的也只有他们。

这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无奈的应对之举,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遭受压迫,但是我能开导自己啊,“看我不熬死你”,顺便再咒骂一下违逆历史潮流的小丑。

语言会改变思维,就像《1984》里的新语,当人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表达不满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有反抗。

行动:

就算不让说,但也不能忘,甚至要铭记在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