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包不是能量包
丨“知识包”不是“能量包”
@ 张志健健健
“能量包”能解决物理世界的消耗效率,那么,是否还有“知识包”呢?就是能够解决精神世界的消耗效率,例如从古代的甲骨文、书简、印刷到现在的互联网,这个过程好像就是“知识包”密度不断增大的发展历程。
吴伯凡
应该说可能存在着“知识包”这么一种东西,但“知识”跟一般的能量不一样: 真正管用的“知识”说到底都是“个人化知识” 。即便是一个“通用知识”,也还需要大量练习、实践,才能最终变成个人的知识,继而发生作用。
首先,你不可能买了一个光碟就拥有了光碟里的知识,这个知识跟你完全是两码事。输入和消化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能量的。如果你付出的不够,这些东西就根本不能成为“能量”。
第二,就算你的屋子里塞满了各种书,也都不是你的“能量包”——一本书和一块面包、一盒午餐肉是不一样的,它的消化机制极其复杂,摄取这本书是需要能量和能力的。
我们说的“能量包”更多的是一个物理世界的概念,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从战争到航海,再到今天的电动汽车,“能量包”都是一个重要的竞争主题——谁在获取或创新“能量包”上取得了优势,谁就可能获得最终的竞争优势。
丨“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风险在哪里”
@ 韩苏
在“气候决定战争成败”里面,当“鬼子六”听说比赛的是“狩猎”时,一定窃喜不已——人一旦遭遇自己的强项往往会忘记自己的目标,只顾一味表现。才会导致别人反败为胜。以前有位朋友送给我几句话“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常说有沉沦。”这里所说的应该就是隐藏的暗局:人的主观意识对暗局的把握不准确,导致了失误甚至失败。
吴伯凡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常说有沉沦。”是关于韩非子的一个典故,讲的是有个地方有一条非常艰险的山涧,但从没听说有谁掉下去过——在风险极其明显的情况下,大家的风险意识是很强的,而到了平流无石的地方,却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险情。
用巴菲特的一句话也可以解释上面的情况: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风险在哪里——这也同样解释了“隐性玩家”的重要性。我们真正的对手是“隐性玩家”或者“隐性因素”,你忽略藐视它的存在,就会陷入到一种致命的自负中,败局也就是一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