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热点每天写1000字每天写500字

二维码支付获合法身份 微信支付宝要与银联正面“开战”了

2016-08-08  本文已影响96人  c64ca2f8b95c

继网约车合法化后,条码(二维码)支付成为下一个政策开放的窗口。

8月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已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确立了相关的安全标准和风险管理制度。待正式稿出台后,将统一目前条码支付标准,涉及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加密措施、敏感信息存储等细节。

函件称,线下条码支付具有进入门槛低、便捷等特点,适用于对传统POS收银成本敏感的小商户的日常小额交易,定位于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

细节出台后,银联也将按照上述标准制定自己的二维码支付标准与业务规范。目前工行已经有二维码支付的产品面市,成为国内首家拥有二维码支付产品的商业银行。

7月底,媒体刚曝光央行支付结算司下发关于条码(二维码)支付监管原则及要求的告知函。一个月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曾组织部分会员机构召开专题会议,对条码支付业务相关标准进行前期资料准备。

种种迹象表明,曾被央行封杀的二维码支付将重新获得官方认可。

2014年3月,央行曾下发两份“特急文件”,叫停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条码(二维码)支付业务。原因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二维码支付安全性还没有经过验证。人们并不熟悉条码(二维码)将给支付行业带来怎样的危机。

二维码支付可以看做银行收单的方式之一,分为主动扫码和被动扫码两种,最大的威胁安全来自于它的时效性。在二维码有效期内,容易发生盗链和木马植入的威胁,盗取用户信息、产生扣费行为。央行提醒用户,二维码支付截图不要随意分享给他人。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周金黄曾对外作出回应称,“央行此举意在规范相关业务发展和保护消费者权益,而并非针对某家企业,是‘暂停’而不是市场传言的‘叫停’。”

这也意味着,条码支付虽然一直都在发展,但处于一种“灰色地带”。除第三方支付机构外,银行、银联等机构普遍放弃了条码支付方式,转而选择NFC支付方向。2016年2月,Apple Pay在银联和苹果公司的共同推动下,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经过两年的市场教育,扫码支付的安全性已经获得了认可,第三方支付也成为了市场上主流的支付方式。根据艾瑞咨询6月份数据,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达到62011.3亿元,同比增速202.6%,环比增速33.4%。

随着《意见稿》出台和监管细则的完善。央行终于在支付公司的反推下,肯定了二维码支付的价值。

易观国际金融中心高级分析师马韬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称,“二维码支付意见稿出台实际上是肯定并明确了权责范围。对整个行业来讲,其安全和风险管理都会有一个提升。这是件好事儿,至少二维码支付不属于灰色地带了。法规明晰后,行业才好发展。”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政策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律师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支付二维码被禁属于技术不确定下的产物,现在监管开放,对整个行业发展有利。

一旦意见征集阶段结束,以支付宝、微信为代表的二维码支付和以银联、Apple Pay为代表的NFC支付,或又将开始新一轮市场抢夺。未来,在工行的示范作用下,将有更多的银行开始尝试二维码支付产品。

在7月的新品发布会上,工行相关负责人认为,根据国外二维码市场发展来看,二维码对于布局O2O具有重要意义,从支付的流畅性及推广角度而言,要远胜于此前市场正在推行的NFC支付,技术上也比目前部分机构正在尝试的声波支付、蓝牙支付、光子支付、指纹支付、虹膜支付等技术更加成熟。

不过,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在2015年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以72.9%的份额居首,财付通(微信+手Q)以17.4%位居第二。二维码支付已经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银行的电子支付业务中,移动支付业务占比并不高。根据央行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第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理电子支付金额793.97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业务56.15亿笔,金额52.13万亿元。

​这两份的数据表明,新规对行业格局改变或许并没有想象中严重。支付宝方面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在中国消费升级的阶段,二维码支付“开闸”让机构、用户和商家等市场参与方都释放出了活力,有益于线下商业升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