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即力量
有史以来,大约自新石器时代结束后,世上的人一直分为三类:上等、中等和下等。他们还可以继续往下细分,被冠以无数不同的名称,他们的相对人数以及对待彼此的态度都因时代而异,然而社会的基本结构却从未改变。即使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动荡和似乎无法逆转的改变后,依然能恢复其原有的格局,就像陀螺仪总能恢复平衡,无论你将它推向何方,推得多远……
这三个阶层的目标完全不可调和,上等阶层的目标是包吃住他们现有的地位,中等阶层的目标是和上层阶级调换地位,下等阶层,如果他们还有目标--因为它们保守谋生之苦,偶尔才会顾及日常生活之外的事情,这已成为他们永久的特征--就是要消灭一切差异,创建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因此,纵观整部历史,类似的斗争总是一次次重复上演。有很长一段时间,上等阶层的权利似乎坚不可摧,但早晚会有那么一刻,他们要么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要么再无能力进行有效统治,抑或两者兼而有之。这时,中等阶层就会假装为自由和正义而战,他们拉拢下等阶层,共同去推翻上等阶层。中等阶层一旦达到目的,就会将下等阶层重新踢回他们原先寿奴役的地位,自己则摇身一变成为了上等阶层。很快,一个新的中等阶层就会从另外一个或两个阶层中分离出来。于是,斗争又重新开始。
这三个阶层中,只有下等阶层的人从未哪怕是片刻实现他们的目标。如果说,从古至今从未获得物质上的进步,那也未免夸大其词。即便现在处于衰退时期,一般人的生活水平和几个世纪之前的人相比较,还是会高出不少。但无论是财富的增长、举止的温和、改革或革命,都未曾使人类接近平等一小步。从下等阶层的视角看,历史的变更至多意味着主宰者的更名而已。
到十九世纪末期,许多观察者都注意到了这种显而易见的反复出现的模式。于是,产生了一些思想家学派,认为历史是循环发展的,并且声称不平等乃人类生活永恒不变的法则。当然,这种说法一直不乏拥护者,但是现在的表达方式和以前比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等级社会的必要性尤其是被上等阶层所强调,它被过往、贵族,以及依附在他们过着寄生生活的牧师、律师之类的人所宣扬。通常来说,是通过承诺死后可以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作为补偿,从而缓和等级社会的矛盾。
中等阶层,只要他们仍然在为权利而斗争,就总是使用自有、正义、博爱这些字眼。然而现在,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正在被这些尚未掌权但希望不就就能掌权的人大肆攻击。以前,中等阶层的人总是打着平等的旗号闹革命,旧的专制一旦被推翻,马上建立起新的专制。而新的中等阶层在革命前就已宣布要实行专制。社会主义这一理论出现于十九世纪早起,可以追溯到古代奴隶起义思想链条中的最后一环,并且仍然受到旧时代乌托邦注意的影响。
诚然,人的天赋各异,能力也有高有低,有的人就是比其他人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阶级划分、贫富悬殊已经毫无存在的必要了。从前,阶级划分不仅不可避免,也理所当然。不平等是文明的代价,但随着机器大生产的发展,情况发生了变化。即使人们仍需要从事不同种类的工作,却不再需要社会或经济水平上过着不同阶层的生活。因此,在那些即将攫取权力的新兴集团看来,人人平等不再是为之奋斗的理想,而是需要避免的危险。在更远古的时代,那时不可能建立正义和公平的社会,人们反而更相信它的存在。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梦想有个人间天堂,在那里,人们亲如兄弟,没有法律桎梏,也没有劳作之苦。虽然有些人从每一次历史变革中都能获益,但他们依旧心怀这样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