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堂财富课》读书笔记12
洛克菲勒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在商业之外,他是一个非常善良,也时常被误解的人。他对教会非常投入,自从小时候拿到第一份工资开始,他就把每份收入的10%交给教会。在他有生之年,他捐钱成立了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于1884年在亚特兰大建立黑人女子学院,对医学和教育领域都有大量投入,仅纽约的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至今就出了24位诺贝尔奖得主。191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纽约成立,基金会头一年里就决定捐款为中国发展医疗,在北京建立‘协和医学院’,该医院后来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医院和医学院。
在1915年签订的协和医学院建院协议中,目标设定为‘建立一个与欧洲、美洲同样好的医学院,具有优秀的教师队伍,装备优秀的实验室,高水平的教师医院和护士学校’。为建这所学校,很多材料都得进口,投资巨大,在聘请优秀教师上更加不遗余力。据后来的统计,建校成本是当时的750万美元左右。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头十年里,对协和医学院的投入共1000万美元,远超捐赠给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钱。协和医学院对中国医学发展的贡献是基础性的,中国第一代现代医学的领军人物如林巧稚、吴阶平、陈志潜等,几乎尽出自协和,连后来在中国流行的‘赤脚医生’模式都是由陈志潜在1930年推出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对中国社会的贡献除了医疗、医学领域外,也包括普通大众的基础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
他的基金会不支持穷人救济项目或者其他消费性福利项目,而是侧重人类健康、知识进步、人力资本领域。他的公益捐赠理念和基金会架构,被后来各国富人所模仿。看到洛克菲勒这些奉献,你能感觉到他的思路,他最怕名义上帮人但实际效果是害人的‘好心’,比如他最有名的格言有‘你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你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就抢走了他的命运’。
我已经注意到那条指责我吝啬,说我捐款不够多的新闻了,这没什么。我被那些不明就里的记者骂得够多了,我已经习惯了他们的无知与苛刻。我回应他们的方式只有一个:保持沉默,不加辩解,而无论他们如何口诛笔伐。因为我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坚信自己站在正确的一方。
每个人都需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要问心无愧。
有一个故事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我很少理会那些乞求我出钱来解决他们个人问题的人,也更能解释让我出钱比让我赚钱更令我紧张的根源。
有一家农户,圈养了几头猪。一天,主人忘记关圈门,便给了那几头猪逃跑的机会。经过几代以后,这些猪变得越来越凶悍以致开始威胁经过那里的行人。几位经验丰富的猎人闻听此事,很想为民除害捕获它们。但是,这些猪却很狡猾,从不上当。
约翰,当猪开始独立的时候,都会变得强悍和聪明了。
有一天,一个老人赶着一头拖着两轮车的驴子,车上拉着许多木材和粮食,走进了“野猪”出没的村庄。当地居民很好奇,就走向前问那个老人:“你从哪里来,要干什么去呀?”老人告诉他们:“我来帮助你们抓野猪啊!”众乡民一听就嘲笑他:“别逗了,连好猎人都做不到的事你怎么可能做到。”但是,两个月以后,老人回来告诉那个村子的村民,野猪已被他关在山顶上的围栏里了。
村民们再次惊讶,追问那个老人:是吗?真不可思议,你是怎么抓住它们的?
老人解释说:首先,就是去找野猪经常出来吃东西的地,。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间放一些粮食作陷阱的诱饵。那些猪起初吓了一跳,最后还是好奇地跑过来,闻粮食的味道。很快一头老野猪吃了第一口,其他野猪也跟着吃起来。这时我知道,我肯定能抓到它们了。
第二天,我又多加了一点粮食,并在几尺远的地方树起一块木板。那块木板像幽灵般暂时吓退了它们,但是那白吃的午餐很有诱惑力,所以不久它们又跑回来继续大吃起来。当时野猪并不知道它们已经是我的了。此后我要做的只是每天在粮食周围多树起几块木板,直到我的陷阱完成为止。
然后,我挖了一个坑立起了第一根角桩。每次我加进一些东西,它们就会远离一些时间,但最后都会再来吃免费的午餐。围栏造好了,陷阱的门也准备好了,而不劳而获的习惯使它们毫无顾虑地走进围栏。这时我就出其不意地收起陷阱,那些白吃午餐的猪就被我轻而易举地抓到了。
这个故事的寓意很简单,一只动物要靠人类供给食物时,它的机智就会被取走,接着它就麻烦了。同样的情形也适用于人类,如果你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再等上几个月就能达到目的;换句话说,如果在一定时间内你给一免费的午餐,他就会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别忘了,每个人在娘胎里就开始有被“照顾”的需求了。
是的,我一直鼓励你要帮助别人,但是就像我经常告诉你的那样,如果你给一个人一条鱼,你只能供养他一天,但是你教他捕鱼的本领,就等于供养他一生。这个关于捕鱼的老话很有意义。
在我看来,资助金钱是一种错误的帮助,它会使一个人失去节俭、勤奋的动力,变得懒惰、不思进取、没有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当你施舍一个人时,你就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否定了他的尊严,你就抢走了他的命运,这在我看来是极不德的。作为富人,我有责任成为造福于人类的使者,却不能成为制造懒汉的始作俑者。
任何一个人一旦养成习惯,不管是好或坏,习惯就一直占有了他。白吃午餐的习惯不会使一个人步向坦途,只能使他失去赢的机会。而勤奋工作却是唯一可靠的出路,工作是们享受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 财富与幸福要靠努力工作才能得到。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聪明的老国王,想编写一本智慧录,以飨后世子孙。一天,老国王将他聪明的臣子召集来,说:“没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我要你们编写一本各个时代的智慧录,去照亮子孙的前程。”这些聪明人领命离去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部十二卷的煌煌巨著,并骄傲地宣称:“陛下,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录。”
老国王看了看,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结晶。但是,它太厚了,我担心人们读它会不得要领。把它浓缩一下吧!”这些聪明人费去很多时间,几经删减,完成了一卷书。但是,老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次浓缩。
些聪明人把一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减为一页,再变为一段,最后则变成一句话。聪明的老国王看到这句话时,显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个时代的智慧结晶,而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人们知道出人头地,要以努力工作为代价,大部人就会有所成就,同时也将使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白吃午餐的人,迟早会连本带利付出代价。
一个人活着,必须在自身与外界创造足以使生命和死亡有点尊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