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绩背后努力保持灵魂精致
年终岁末,尤为百感交集,所有情绪起落的根源在于自己虽已入中年,依旧不甘平凡。而这不安于审读校对工作想提高自己、挑战自己、发掘自己潜力的勇气和决定,曾一度把自己推到崩溃的边缘,就在半月之前如果写年终总结,一定充满灰色的情绪,甚至是对自己决定做策划决定对错的怀疑和后悔,而今天坐在公交车上看见伊通河岸摇曳的灯影,心情异常地平静,甚至还生出几分小小的成就感,而这种感觉是这四个月来我一直遍寻不到的,终于在我解决了两个我前几天还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后,这种正面情绪瞬间填满内心。
人从内部突破自己是最艰难的事,克服与生俱来的惰性,费力去填补身上各处能力的短板,把自己从舒适区推到一个困难重重阻力多多甚至充满推诿的困境里,在似乎每一件事都很棘手的情境下,很多时候需要放下面子,放下自尊,忍受劈头盖脸的训斥和因责任划分不清被某些人互相踢皮球跑来跑去的委屈,一度迷茫绝望,深感人生艰难。每每想放弃的时候,都会想到当年我的老师对我说过的话:“人,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也不能把自己太当回事,当你能放下自尊,放下面子,低下头来,不计眼前得失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一件事的时候,你就真的长大了。”如果说情绪的平静抑或是昂扬是因为习惯、因为妥协,倒不如说是因为自己慢慢熟悉了这个新的领域,慢慢习得了一些技能,使得本来超出能力范围的工作和任务经过努力和摸索变得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了。很多时候,击垮我们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刚一面对困难自己先臆想出来的压力、恐惧和对自己潜力的不自信。
细想下来,这四个月来,自己不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都学会了一些东西,也渐渐发现原来自己顾此失彼,挂一漏万,现在考虑问题的角度多维并周全起来;原来面对复杂问题慌乱无措,现在能够首先镇定下来,想出几种方案并从中选择最妥当的办法处理;原来知难就退、不假思索地求助别人,现在能够坐下来学会自己想办法,从网络或者书籍中摸索解决之道;原来对Excel、亿图等办公软件使用起来磕磕绊绊,到现在自己摸索、请教别人后使用起来逐渐得心应手;从原来对流程标准的拟制毫无思路,到现在能够逻辑逐渐严谨,把细节都考虑周详……慢慢地我从自己身上惊喜地看到了一寸寸的成长、意志的逐渐坚强,而这种对自我的感动和肯定足以支撑我克服更大的困难,耐下性子将难关一个个地攻克。
至于未来的规划,还没想好,一直都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比较任性和随机,从不刻意做什么规划,因为很多时候命运并不按套路出牌,每一条道路的选择都不敢说是最好,因为选择一条路就没有机会同时体验另一条路,所幸,自己的每一次选择导致的结果都不算太糟,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自己的大多数选择都是听从内心的决定,这比什么都重要。
说到对未来日子的期许,那就是我可以从这份工作中得到我期待的东西——能力的跃升和接连不断的成就感,并能够在压力重重的生活和工作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在写这段文字之前,刚在爱奇艺观看了“网络慈父”和菜头力荐的年度记录片《四个春天》,全程鼻酸眼胀。海德格尔说:“生命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地栖居在这块土地上。”人们常常误解了诗意和热爱的含义,以为是一种随心所欲、潇洒无畏。可以“醉卧千山下,风过谢桃花”;亦可在人生“不称意”时,“明朝散发弄扁舟”,率性而为。
其实,诗意和热爱只是平静中蕴蓄的力量,是一种古典主义的浪漫,是在琐碎平凡甚至磨难重重的生活里,欢乐时候的歌唱,悲伤时刻的歌唱,是在奔波劳碌的间隙,还能叼着草秆,吹着蒲公英花絮,仰望风筝的那种灵魂的精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7042388/4701fe9b9f1f335d.jpg)
我只希望在余生的岁月里,能够在奋力生活的同时更能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时刻保有一颗细腻柔和的心灵和感受生活的能力,能有闲情逸致看山花绽放、听流水潺潺、感受春风柔软,能够在宁静质朴的日子里获得精神上的丰足。
如此,足矣,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