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喝的文化:茶道
喝了几十年茶……呃,等等,改一下吧,这么说:喝了十几年茶……瞬间感觉年轻了二十岁!
其实还真是喝了几十年茶,小时候就跟着大人喝,虽然不懂,但那也是喝了;也真是喝了十几年茶,真正懂喝茶,有十几年啦。估计这也会是一生挚爱,难舍难弃。
其实并不是少喝一口就会渴,而是缺了那种从选到取、从泡到观、从闻到饮,就像缺了一种关键体验。会是在很多场景下的一种遗憾,尤其在读书与畅谈时,缺了茶,就缺了点儿灵性。
茶道要说这一片小小的树叶,怎么就登堂入室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尚品?究其根源是成分,咖啡因是关键因素。
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饮料,基本上都是含有咖啡因的,至于为什么,这里就不解释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茶之道,成分是茶受欢迎的条件,而茶道才是茶的灵魂属性,是它非凡于世的基础。
作为一个普通的饮茶者,说懂茶道,实在牵强,但通过一本经典茶书,来品品茶道,还是可以的。这也真是读书的好处,万事皆有经典,茶道的经典,当然就是——《陆羽茶经》。
这本新版《茶经》的编译者是茶界专家,专业又细致,一本书看下来,深深叹服于茶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茶道
茶本身茶和咖啡差不多,最早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当药的,原理还是成分造成的。后来逐渐普及开来,逐渐成为了主流饮品。
说起茶的影响力,那也是世界级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历史上商战与战争的导火索。回到茶本身上,其实它就是树叶,叫法很多,现在还在用的基本上就是茶与茗了。
茶经没有细分茶的种类,但按照现在喝茶人知道的,可以按品种分:红茶、绿茶、白茶等等;可以按工艺分:发酵茶、半发酵茶等等;可以按名称分,这就多了,不细说;最新的分类也有了品牌,例如:小罐茶(好不好先不说,起码是有了品牌和营销)。这也是一步步发展出来的,其实还有一个茶的分支并不主流,就是进口茶。
很长一段时间茶叶的最大出口国,并不是中国,而是斯里兰卡。为什么?因为标准不达标,我们的茶没有标准化,为什么一直没有形成品牌和龙头企业,源于此。但斯里兰卡的茶是有标准的,所以出口量很大。这几年中国茶叶的出口量上来了,现在应该是第一出口国了。
斯里兰卡的茶,我喝过,还不错。这本《陆羽茶经》不仅讲了茶的源起,还讲了很多制茶的工艺和工具。这是长见识的一部分,以前真的没办法看懂那些器具,但配了图,终于轻松释然。不过,也就是看看,这个离我们还是远了点儿。茶与水和我们最近的还是怎么饮茶,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水。
茶道
记得多年以前看《红楼梦》,里面有一段妙玉说饮茶的事儿,当时我看完就觉得这真是琢磨到极致了,贾宝玉喝不出那水是——五年前在梅花上采的雪,化后收在瓷壶里埋在地下——便被妙玉说是俗人。我们……简直俗不可耐。妙玉这段确实太矫情了些,但茶要好水来冲泡,是很有道理的。
好茶无好水,那便是暴殄天物之举。但我们现在条件所限,没办法采天地之灵气(采来的怕也都是污染物颗粒),但好的矿物质水,也不会辜负了一泡好茶。
实在没办法,有出处的瓶装水也可以,起码不会太离谱。想一下,我们遗失了很多无法复原的东西,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现在谁要是像妙玉那样存五年雪水,真是疯了,那不相当于在汽车排气管下面接水泡茶?
器物与仪式感前面说到制茶有器具,饮茶也一样。《陆羽茶经》全景呈现了一下陆羽时代人们是怎么饮前面说到制茶有器具,饮茶也一样。《陆羽茶经》全景呈现了一下陆羽时代人们是怎么饮茶的,煮茶是那时候的主题,所以现在很多器具都见不到了,因为我们现在主要是冲泡。但是茶台、茶海这类的器具,看上去真是古风悠悠,当然,那时候他们不叫现在这些名字。
我一直觉得茶本身并不神奇,神奇的是它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散出去,最后成了充满仪式感的体验。再加上它的咖啡因,就形成了双重精神享受。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各种器具应用而产生的仪式感。
回过头说,如果没有那么多器物,咱们怎么泡还不是一壶好茶?有了仪式感则不同,手法不对,感觉茶都不好,那要差了温度就更别说,简直就毁了。原来我也不怎么在乎这类仪式,总觉得这是没必要的瞎讲究。但是时间长了,逐渐改变了这种认识,仪式感是传承,也是人与人的一种默契。
如果有一天来个外星生命到咱们这,肯定会纳闷,一个茶壶为什么要养呢?估计怎么解释他也不会懂。浇灌心灵的味道说了这么多,其实终归还是要回到那一饮。
备茶,煮水,冲泡,茶汤溢香,观之惬意……这时候我一般先不喝,反而静静观想一下,滋味沁入心脾,回味于脑海中,顿时思绪清澈……这时候凑到嘴边,饮之:“哈哈,这茶,真不错!”这样回味起来,茶便成了可以浇灌心灵的味道,怡然自得。
品茗时刻:《陆羽茶经》
——END——
我是削寒,让我们一起: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今日评论区互动话题——
说说你喝茶的习惯。
(精彩评论第一名赠送5枚简书贝)
如需配图配音,请联系小尘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