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让学生成为教育写作的主人公

2022-01-10  本文已影响0人  爱于心敏于行

【2022010】让学生成为教育写作的主人公

文/张爱敏

今天,阅读完《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的第六章“写学生故事”,我在键盘上敲出了日更标题《让学生成为教育写作的主人公》。

这句话,我对每一届学生常常提起,一不小心你就是老师笔下的主人公,非常感谢顽劣的你,勤奋的你,善良的你,失败的你……总能不经意间带给老师灵感,促使老师反思,成就老师现在的模样。我爱你们,爱你们的一切,接纳你们的优劣差异。是你们一直在帮助老师,教育老师,如何做老师,如何当好老师。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就是要求每人教师必须提升育人能力。我们不仅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正如吴松超老师而言“教师实际上人人都面临着融洽的师生关系、研究学生、与学生沟通的问题,而写学生故事,就让教师有了抓手、切入点。通过写学生故事,促进教师深入发现学生和沉淀思考,提升德育自觉,以及育人的智慧和能力”,“写学生故事,有助于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第斯多惠也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也就是说教育看重“过程”,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学习感受与体验。我一直对此深以为然。无论作为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我都会在忙碌之余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与学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写自己的观察,写自己的反思,写自己的期待,无数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孩童,因为温润的文字被唤醒,因为仁慈的老师被点燃,因为信任的结果而浪子回头。因此,写学生故事,就是为探究教育真问题,为了直面假教育、坏教育,让我们有勇气五剖析失败的教育,去揭去那层美化的画皮,挖去毒瘤病灶,从而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正是如此笔耕不辍,才使得我越来越安静,越来越开始关注“人”,关注其“内心世界”,以共情与同理拨动一个个孩子的心弦。只有让自己静下心,慢下来,才能真正做教育,做真教育。那么,怎么写学生故事呢?真实记录,真正思悟,真正行动。如《插班生林可树》《孩子,我看着你长大》等都是教育写作的典范。因此,吴老师提出写作建议:选准关注对象;呈现信息全面,要坚持写作;语言流畅,场景、人物神态、对话、心理活动等描写细腻,有感染力。如此,让好教育不断传扬,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另外,吴松超老师针对如何写才“高效”,也提出自己的建议:

从个别学生的成长故事中完成对一些教育问题和现象的分析,总结归纳出一类学生的教育思路或方法;

从“叙事”导向变为“问题研究”导向,把主要笔墨放到发现与分析普遍性的教育问题上,从学生个案故事出发提出问题,进而具体分析问题,构建解决这类教育问题的思维模式上。

记录要有连续性、系统性,以系统思维去关注影响孩子成长路。

总之,写好学生故事就要天天做好教育,当好老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耕耘中去影响学生,去研究学生,去记录学生,让成长留痕,让教育留痕,让美好不断传扬,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