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钱学森与中医”(八) 中医的发展与社会
对话“钱学森与中医”(八)
中医的发展与社会
黄岐之
在《对话“钱学森与中医”》(七)中,作者就《李明:钱学森中医药思想综述》一文内容“七、建立四个医学”进行对话学习。
钱老从系统科学的视角认识到中医理论的科学意义,提出了医学体系“四个医学”层次的构建。中医作为医学的一种,从人体系统角度揭示人体生理与病理,是人体科学认识的“视角高度”,人类应该继承和挖掘其价值,得到发展。
自西医伴随西方文明进入中国,国人开始了对已有医学的反思,看到了中医与西医的不同,发现了西医的优点,于是开始了长达近二百年的中医与西医之争,中医在存废中度过了漫长的时期,发展艰难,直至近年国家颁布《中医药法》,中医与西医之争才有了法律性的结论。
中医的发展如何如此艰难?
首先,中医与西医之争被卷入政治斗争,文化意识之争。西方文明以现代发达的科技为旗帜,进入古老文明之地,开始了西方科学文化的传播,冲击了古老的文化意识,政治斗争借此而为。中医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贴上落后和腐朽的标签,踢出了主流医疗,失去了话语权。中医的价值不是由懂中医的专家团体来决定,而是由倾向西医的专家来决策。 这种现象至今尤其明显!中医受到学术外的政治斗争、文化意识、经济利益、思想潮流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和控制,在实际医疗效果存在的影响下跌起宕伏的生存,命运多舛。
其次,中医文化是不同西方医学的认知,沉浸在西医辉煌的人们迷失了理性,一些“科学”偏执的国人,不看中医正在得到世人的认识及肯定事实,诋毁中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诋毁中医的行为中,有“存药废医”的现象。这种表现说明中医的医治技术是有效的,可以肯定的,同时,又认为中医的理论是“模糊”,难以理解,甚至不能接受。至今,在黑中医的人士观点中,大多数认可中医的针灸医术和中草药医术的效果,但是又极力反对中医理论。中医理论是建立在“医药同理”基础上,有效的中医医术,都是在古老的中医理论启迪和指导下发展起来的。自古至今,中医八大门派的产生和形成,其医理相同,都源自《黄帝内经》,各门派先人都是精通《黄帝内经》,没有中医理论就不可能有中医医术的发展。
中医理论不同西医理论,中医不同西医,是因为中医理论的错误吗?
钱老从人体系统观点告诉了大家,人体生命是最复杂的自然界系统,人类对其的认识处于低级阶段。如何认识人体生命系统?人类已有的科学流行认识观点能否解释人体生命活动?钱老提出“复杂巨系统理论”研究,告诉我们人体生命系统是系统论的新课题。古老的中医理论是人类在这个课题上的最早且成熟的研究成果。中医理论不是错误的或荒谬的,而是现代人未知晓的人体系统学说,是宇宙系统中一个重要认知领域。中医理论的存在不表明其完美,至少是人类对人体生命系统认识的典范,有其十分宝贵的意义。
如何让中医发展走向正轨呢?
过去,中医的发展受社会的影响而跌起宕伏,今天,中医的发展需社会的关心,激发其勃勃生机,为人类的医学发展作出贡献。
首先,创造中医发展的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宣告了中医的科学性与合法性,中医是人类医学的一部分。中医院的创办是国家促进中医传承和发展中医的有力措施。现在,中医获得前所未有的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医正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中医生的院校培养,中医医执证上岗,中医医生行医有法可依等措施有力保障或促进中医发展事业。
然而,中医有其特点,中医不能照搬西医的模式,否则一腔热血终会断送中医的未来。因此,中医的发展还要倡导中医学术的自由。
中医现代化是钱学森从科学系统认识的学术高度探索中医理论对人体生命科学认识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对中医理论的审视,而且是人体生命科学的新领域的研究,标志着人体生命系统的新认识及中医认识的科学性。人体生命科学这门新学科,如何发展,走向何方?中医将是这门学科认知的基础和土壤。中医的发展与科学系统理论创建相互依存。
中医与西医都是人类的医学,其认知不同,甚至相反。用西医的模式及标准去发展中医,无疑是走中医的西医化道路,这是中医发展的死路。
新中国创建了不少中医药学院,用西医培育人材的方式培育中医人才,倡导中西医结合,几十年来,学院派中医遭受质疑。学院式的培养教育背离了中医师徒传承的精英教育。中医为什么有门派?为什么不同门派中的名医屈指可数?有没有精通所有中医门派的名医?如果中医认知仅是一堆知识符号,死记硬背,对号入座就能行医治病,那么,学院培养中医生方式应该为最好,事与愿违,现在,有不少中医大家提倡学院加师徒的方式传承中医由此而产生。古老的中医师徒传承应该保留并传承下去。社会管理上,确定谁有资格授徒,确定谁有资格学徒就可以了。中医的师徒传承是中医门派发展的道路,门派发达,中医才可能发展,这是中医的特点。
中医理论是整体观,但医术发展是重在局部治整体,如:针灸从经络治病;补土派从脾胃功能治病;火神派重扶阳治病;等等。医理注重系统整体的联系,但治病的抓手是局部,不同门派的法方药各有特色,用好则有奇效。因此,中医门派现象有两面性,一方面,门派的繁荣是医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同门派医术相互争论,形成医术保守自封。这是为何中医有门派之争?从中也就不难理解学院派传承不如师徒传承的原因。
总之,中医发展面临的问题有:西医化的观点统领中医发展有,中医西医化;中医理论涉及的人体系统理论有待探索,并与现代医学接轨;中医的特点应受到尊重,需要开创适合中医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