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印象(一)

2021-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的修远

      当年来这个县城读高中的时候,青春年少。记忆中似乎只有一条算是繁华的街道,只记得有一条经常干涸脏兮兮的河流,岸边的垂柳倒是特别有岁月。初春的时候,远远望去,一片鹅黄的轻雾,近看却什么也没有。也就是在那时,忽然就理解了那句诗“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年的高中生活,似乎和县城并没有什么联系。那个时候压力很大,总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毕竟那个时候大学还没有开始扩招。每每骑了那辆老旧的带大梁的二八自行车,从大约60公里以外的山村赶来,唯一的行为就是钻进教室里学习。

      记忆中,县城的形象是模糊的。

      再来,物也不是,人早就非了。虽然比不上大都市的繁华,但是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和宽广的健身广场,高朋满座的各种饭店,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市场都让我再次认真审视我故乡的“政治中心”。

      首先就是人口众多。县城秉承了老祖宗传统的观点“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整个市的人口总数大约在290万多一点,它一个县就占据了将近100万。在这个县里,只生一个孩子会被别人视为另类的。所以,国家的二孩三孩政策得到了最坚决的支持。

      文化氛围浓厚。毕竟历史上曾经诸侯小国之一,地处齐鲁大地,刘勰的故居。很多人的书法,字画都颇有造诣。街头摆摊的老者大多数都能写一手很不错的毛笔字。隔三差五,经常会有一些书画展。看着我那歪歪扭扭的字体,我总是会羞为故乡人。

    人们淳朴热情,豪爽仗义。曾经属于革命老区临沂,所以至今延续着沂蒙人民的乐于助人,扎实能干。上周去看看那颗祖宗银杏树,3000多年的树龄了。忽发奇想,那树上的银杏果是不是也有灵性啊,想捡一些回来,沾沾福气。可我两手空空,除了手机,什么也没有带。恰巧看到两位阿姨在烧香,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询问她们是否有塑料袋。其中一个阿姨听我说完,立刻在她的背包里翻找开来。拿出一个还盛着水果的塑料袋,二话不说就把水果倒了出来,给我塑料袋子。我表示感谢,那个阿姨挥挥手,用纯朴的方言表示:你尽管用,一个袋子而已。围着树转了几圈,风吹来,银杏果就扑簌簌地掉了下来。园林的工人看到我在捡拾银杏果,专门跑过来告诉我:“别吃多了,这个东西有点毒性,每次吃不要五个。”根雕馆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我指路,告诉我叶子最好看的时节是在半个月后……

      有机会在这儿交流一年,虽然因为路途遥远,工作繁重大哭过,可是,作为家乡的一份子,慢慢感受故乡的变化,也为故乡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