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下·那年怀旧向|||关于装满童年回忆的那些动画……散文

吹风凉的日子

2016-08-25  本文已影响34人  静君君君

立夏日吃过蚕豆和咸鸭蛋,称过斤两,天气真就渐渐转热,蚊虫也随之“重出江湖”。待度过多雨的小满和芒种,夏至来了,三伏天便来了。

   现在过夏天,空调必不可少。等天一热,傍晚时分,大型超市里就会出现许多老头儿老太太,带着小孙子小孙女去享受免费空调带来的阵阵凉意。想起我小的时候,空调不普及,要度过炎热难耐的夏天,靠的是“吱呀呀”转的电风扇和老太太手里的一把蒲扇。除此之外,人们当然还要想发设法找“凉快”,吹吹自来风。到弄堂里吹风凉,是夏日里太太最常和我做的事。太太是我家的乡邻,她是个慈爱的老人。我在妈妈上班的时间被送到太太家,由她看护。

搬两把藤椅,或者两张硬板凳,手拿一把蒲扇,走出墙门,板凳往墙门外的弄堂边一放,人往板凳上一坐,蒲扇一摇,就正式吹起风凉来。上午,太阳还不辣,阳光又都被弄堂两侧的房屋遮挡了,所以整条弄堂都是阴气的,穿堂风一来,吹在人身上真觉得舒爽,有时甚至感到凉飕飕的。这时候,手中的蒲扇不过是用来扑赶不时飞来的蚊蝇的。弄堂里经过的乡邻,迈着轻快的步伐,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吃了吗?”“吹风凉呢?”这么凉快的时光可不能干坐着,太太拿出一个针线盘篮,将大人的真丝旧衣衫改制成小圆领衫、小平角短裤。我则在一边玩着泥巴、石子。过一会儿,太太叫我:“囡囡,来帮太太穿根线。小孩子眼睛亮。”做完针线活儿,太太又把时鲜蔬菜拿出来择,掐掉些烂叶,抖落些泥土,再走进墙门到井边提一桶井水洗净,午饭的小菜就有了着落。洗完菜,太太又叫我:“囡囡,不要玩石子了,来把手洗干净。”我蹦着跳着来到井边,太太提了一桶干净井水,倒半桶在铜面盆里,我伸手进去,真是冰凉透心。再一看,脚趾缝里也粘上了泥巴,我把剩下的半桶井水往脚上一冲,泥土被冲洗干净了,一股凉意也从脚底升腾起来。太太见了,嗔怪道:“小心老了生关节炎!”待到快要中午时刻,太阳变得热辣,入射角度的变换使阳光照进了弄堂,一侧的墙壁半面被照得发亮。等到阳光照射到了整面墙壁,太太也准备拎起板凳回家烧午饭了。

午饭往往简单清淡,饭后再吃些水果,或者开个麦饭瓜。将麦饭瓜一切两爿,用勺子挖去籽,撒上些白砂糖,再用勺子挖着吃,甜香扑鼻,酥软可口。我在一边吃,太太在一边念:“吃只麦饭瓜,噎煞老太婆……”

此时,知了在树上叫个不停,太阳照在水泥场上反射出亮晶晶的光,耀眼极了。太太提两桶井水,用湿拖把将中堂里的水泥地拖个遍。再把北面的窗户打开,与南面六扇门中开着的中间两扇相互通风。风一来,水泥地上的水分被迅速吹干,室内也更加阴凉。如果天气实在热得令人难受,就直接在被吹干了的水泥地上铺一张席子,席地而卧,睡个慵懒的午觉。待一个长长的午觉醒来后,走出院门,重又来到弄堂,正午的热辣暑气并未完全消褪,墙壁烫人。偶尔吹过一丝风,却夹杂着热气,更不敢和墙壁靠得太近,因它散发着热毒。此时,真希望来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将这升腾着的暑气浇息。

夕阳西下的时刻,最好的乘凉地点是外公的船头。外公的船泊在水栈边,我从岸边经过跳板跳上船,船猛地左右一晃,渐又轻晃几下恢复平静。待一阵风来,小船又开始轻轻晃动。平基板是温热的,外公赤着膀子盘腿坐着,他似是一点儿都不热,眯着眼吞云吐雾。有人挑着担子在岸上经过,叫卖蚕豆豆腐。外公叫住他,递上钞票,对方递回两块清白的蚕豆豆腐。外公到船艄上将豆腐切开,浇上香醋、酱油、麻油,再切一点儿姜末撒上,一碗爽滑Q弹的吃食就被端到了我跟前。我坐在船舷上,双脚荡在河水里,一边吃着蚕豆豆腐,一边吹着宜人的晚风。有时,还要再开一个在深井里荡了一下午的西瓜,用勺子从当中挖出一勺西瓜心,最甜,又没有籽。这真叫“风凉飕飕,西瓜抠抠”。西边的天际连着河水,是一片金碧辉煌,在这片金灿灿的光亮里,太阳缓缓沉落。而东边的天幕上,月亮早已挂上。外公指着月亮告诉我,那上边有一棵桂树,一只兔子,还有正在伐树的吴刚。我睁圆眼睛细细地看,真就看出了树和兔子的模样。

不一会儿,天幕降下,星光闪现,月亮也更圆更亮了。一个闷热烦躁的白天过去了,天幕下的一切都在静谧中沉沉睡去。外婆先在床边点一盘蚊香,然后上床在蚊帐中用蒲扇一阵拍赶,将蚊虫们赶出帐子,才从铜帐钩上放下蚊帐,把长出的底边仔细卷进席子,不给蚊子留下丝毫缝隙。席子已经用蘸了冰凉井水的湿毛巾擦过,电扇一开,吹出丝丝凉意。房间东面的窗户也开着,不时有阵阵风吹进来。劳累的外婆很快就进入了睡眠,而我却仍觉得闷热难耐,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推推外婆,抱怨道:“太热啦!”睡梦中的外婆赶忙拿起蒲扇,对着我扇起来。我这才安静下来,慢慢睡去。不一会儿,又被热醒,我又推推外婆说:“热!”外婆仍旧迷迷糊糊拿起蒲扇,轻轻地扇。不知外婆扇了多久,我才真的睡着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