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纪录片《镜子》,我有种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感觉

2018-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粉牵牛

      孩子的学校,在放暑假的时候,给家长布置了一项任务,看一下纪录片《镜子》,于是我也就找来看了一遍。

纪录片一共三集,主要讲述的是一些孩子,有的长期不去上学,有的沉迷于游戏,有的要离家出走当背包客,是大人眼里的“问题孩子”,父母对他们束手无策,只能求助于军事化管理的特殊学校,其中有大量采访父母和孩子的镜头。那些孩子,小的十二三岁,最大的有二十五,应该不算孩子,是大人了,他的问题是不上班,天天打游戏。

纪录片里的教育学校,与网上传闻的那些简单粗暴残酷的教育方式不同,别出心裁地让家长也接收教育,还找了一些心理老师跟孩子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孩子和家长通过信件进行沟通。大家都在努力想把脱轨的孩子拉回正轨,教育学校在努力,父母也在努力。但是我看到了纪录片的结尾,觉得又有点悲伤。

其中有个孩子,印象特别深刻,他在镜头面前声情并茂地控诉,说父母每次答应他考完带他出去玩,但是从来没有兑现,说生活上的事情如买衣服买鞋子从来都是父母一手代办,他自己从来没有决定权,说自己想养一只小狗,但是父母不准,总结下来是父母不相信他。父母也看到了这个录像,提前把他从教育学校接回,爸爸请假带他出去玩,还给他买了小狗,似乎一切正常了,但是后来在纪录片的最后,看到爸爸在那里打扫狗狗便便,孩子在网吧里兴高采烈地打游戏,不知道是不是又回到了原点。

还有一个孩子,本来是因为早恋的事情几个月不上学,从教育学校回来后,父母由于接受了家长学校的教育,也改变方法,不再限制,那个孩子又去跟女朋友见了面,还问父亲要一万元给女朋友买小狗,父亲转了8000给他,他买回小狗,对着摄像头说,根本不会再相信父母,父母在演戏,唯一靠得住的是女朋友。深深感觉为父母感到悲哀。

作为一个两个孩子的妈妈,未来不知道孩子会成为什么样,还需要更多学习。不过好习惯肯定得从小培养,等孩子进入青春期,想改变就不容易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