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呵护|第九章:lCU医生如是说③

【一位匿名ICU医生的自述】
我毕业于一所国内知名985高校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很多专业课程,从小就不走寻常路的我对其中一门叫做《急危重症监护》的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门课涵盖面非常广,当时我天真的认为能够进入重症监护室工作的医生肯定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医。
这种想法一直保持到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怀着无比的信心和好奇心,我直接向每个接受我简历的医院提出了去ICU病房实习并且工作的决心,最终我如愿以偿被一家三甲医院录用。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激动与壮志很快就被现实的残酷无情打击的体无完肤,刚刚入职的我理所当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下的小兵,我的工作也没有之前想象的那样神秘,主要就是为病人进行最基础的观察,当制定治疗方案时我只有在一旁记录和学习的资格。
记录病人的每一项生理体征,帮助病人进行基本的生理活动等等的工作周而复始就是我每天的工任务。最让我头疼的是ICU病人大多缺少自理能力,一旦排泄物直接排在病床上,我就得帮着护士一起为病人进行清理,病人身上插着密密麻麻的管线,我只能像绣花一样一点点的将所有管线小心翼翼的保护好,直到清理完所有的排泄物。

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体力活,还是一个细致活,每一次清理都会让我感到筋疲力尽,然而更加让我感到痛苦的是大多数病人的排泄行为都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这就意味着我需要连续进行很多次这样高强度的工作。
相比身体上的劳累,心理的煎熬是更加让人疲惫的,能被推进ICU的病人没有一个不是气息奄奄的,刚刚工作的时候我的任务就是密切观察这所有病人的警报和呼叫,手机也要保持24小时开机并且不能静音,一旦发生危险我要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快速的抢救,就算是在宿舍睡觉也要火速赶到病房帮忙。

这样的警报声挺久了很自然就产生了幻听,我甚至曾经在一个星期内误听过六次警报声,数不清多少次幻听自己的手机突然响起来,半夜睡觉被幻听和真实的手机铃声惊醒无数次。为此带我的老师严厉的申斥了我,并且对我紧张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宽慰。
这样长时间的折磨使得我在工作的第一个月就瘦了20斤,浑身关节酸痛,眼睛一直干涩难忍,加上精神高度紧张,在家里面也经常失眠,母亲看的心疼一再劝我换个科室工作。我也想过换个相对轻松的科室继续救死扶伤,但是一想到我现在的工作能够将犹如细丝般的气息无限放大为一个鲜活的生命,那种神圣感迫使我放弃了这样的念头。

经过一年多的锻炼,最艰苦的岁月算是熬了过去,我也从一个什么事情都慌慌张张的菜鸟蜕变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大夫,逐渐的也被允许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工作,这时的我开始有了一些成就感,也渐渐找回了当时那种理想抱负的感觉。
不过让我坚持在这里一直工作下去的还有那一幕幕温情的画面,在进入ICU工作前,我对生与死的概念是非常模糊的,当我看到一个个微弱的生命拼命撑下去时,当我看到七尺男儿在临别之际和妻子做着最动人的表白时,当我看到许许多多的父母为了自己身患绝症的孩子而倾家荡产竭尽全力追求最后一丝希望时,当我看到那些满身针眼而强忍疼痛双眼含着眼泪说自己不痛的小朋友时,我的心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震撼,我的灵魂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

ICU的生活不仅给了我职业生涯的信心和医术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亲人之间那种爱的温暖。虽然直面生离死别,但是在这里没有人惧怕死亡,仿佛只剩下了亲人之间本能的关爱,每次一想到这里我都愧疚自己之前对自己母亲任性的行为是多么的伤害母亲的心。
正是在这里,我学会了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拷问,也结交了一帮“生死战友”,这些同事有的比我年长,有的比我年轻,有的性格怪癖,有的宽容随和,即使有再多的不同,一旦我们进入那个ICU病房,我们就是在一个战壕里面奋战的弟兄,救死扶伤是最高使命,这种感情是我在之前的生活中所体会不到的。

社会上对在ICU 病房中工作的医生有着各种误解,尤其医患关系很微妙的今天,在本就有些回天无力的战场上,能够将一个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救活已经是奇迹。
这些创造奇迹的人值得我们去尊重和理解,而不应当是被我们恶意诋毁的对象,我们应当尊重这些于死神搏斗的战士,理解他们为病人付出的一切,不要给他们更多的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