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

家有俩娃之家庭教育(一)物品战争

2017-02-07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忙不忘

写在前面:

家有二娃,长女九岁,次女两龄。生二宝之初衷是让大宝有伴,让家庭氛围更热烈。如愿以偿,二宝出生了,大宝有伴了,家庭气氛也的确相当热烈。随着二宝一天天长大,她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告诉我们:她是一个全新的个体,需要我们全心全意去发现、理解和照顾她。于是乎,新问题层出不穷。一个屋檐下的两个孩子发生了许多故事,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让人怒发冲冠,有的让人潸然泪下,有的让人欢欣鼓舞。曾经从事教育行业的二宝妈在陪伴俩娃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记录下这些成长故事,并启发自己思考,让家有俩娃的生活乐趣无穷!

                 第一章     物品战争

大宝放学回家,神秘兮兮地从书包里拿出个透明的小盒子,里面有一只粉嘟嘟的小猪玩偶,看不出是什么材料做成的,看上去粉嫩粉嫩、软软乎乎的,煞是可爱。“妈妈,这是王喵喵送给我的。”“哦,好可爱呢。”我评价。“妈妈,毛毛可以看看吗?”稚嫩的小声音传来。“这是姐姐的东西,你要问姐姐。”我对二宝说。“姐姐,毛毛可以看看吗?”二宝非常真诚地问。大宝想了想,说:“你可以看,但不可以从盒子里拿出来,记住了吗?”“嗯,记住了。”二宝使劲儿点头。大宝不太情愿地递给二宝那个小盒子。二宝拿着小盒子看了一会儿,又去找大宝。“姐姐,打开来看看可以吗?”大宝拿过盒子小心翼翼打开,小粉猪被拿出来托在大宝的掌心。“你看吧,”大宝对二宝说。二宝伸手去拿,大宝及时收回手。“不可以拿,只可以看。”大宝很严肃地说。“姐姐,就让毛毛摸一下好吗?”二宝摆出一副小可怜的样子。大宝心软了,“好吧,就让你摸一下,轻轻地摸,知道吗?”说着伸出手,摊开手掌。二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到了粉色小猪,“轻轻”地“摸”。大宝见势不妙,赶紧抢回小猪。接着,大宝开始抽泣。二宝站在原地,一身不吭。我知道,真的不妙。

我端详着大宝手中的小猪,原本粉嘟嘟且光滑的后背上出现明显的裂痕,裂痕缝隙里还有扎眼的黑色污渍。“可以清洗吗?”我问大宝。“不可以。”大宝抽抽搭搭地回答。“妈妈明天帮你买个一模一样的可以吗?”大宝继续抽泣,继而放声大哭。“妈妈明天帮你买好多这样的小玩偶可以吗?”大宝继续哭。二宝有些害怕,钻到我的怀里。大概她也明白自己闯祸了。“别哭了,告诉妈妈你的想法好吗?”大宝继续哭。我看大宝为了这么个小东西不住地哭泣,似乎伤心不已,无名之火蹿起,厉声道:“为了这么个小东西值得吗?”“我心爱的东西被损坏了,当然伤心了!”“妈妈说了可以帮你买一模一样的赔偿你。”“那不一样!这个是同学送给我的!”我语塞。

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好多次。属于大宝的东西二宝拿去玩儿结果是东西损坏了大宝不开心了;属于二宝的东西大宝拿去用通常不会出岔子因为毕竟大宝长大了。那么,是否每次都让大宝伤心难过呢?要么不允许二宝碰大宝的所有物品?如此二宝的小心灵是否会受到伤害呢?还有如此二宝长大后会不会不允许别人碰她的东西呢?这么看来,不允许二宝动大宝的东西显然不是个好主意!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家里玩儿的吃的用的那么多东西,每一样东西都能界定清楚属于谁的吗?回答是否定的。如此,到底该如何处理类似事件呢?

首先讨论一下物品的所有权问题。出现在家里的物品有些确实是属于特定某人拥有的,比如大宝的所有学习用品确定属于大宝所有,还有指明送给大宝的礼物也都属于大宝所有。二宝对属于自己的物品并没有明确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她会去侵犯大宝的所有权,抓到她手中的东西她都会说是自己的,这是她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从一方面来说,二宝很大方,即使明明属于自己的东西她会毫不吝啬地送给大宝;从另一方面来说,二宝很霸道,明明属于大宝的东西她会毫不客气地占为己有甚至无情地破坏。基于以上情形,必须想出应对之法,一则避免大宝屡次伤心难过,二则为二宝建立规矩。

然后,我找到大宝跟她商量,是否可以把属于她的物品归为两类:绝对不允许二宝碰的东西为一类;二宝可以碰的东西为一类。大宝想了想,点头同意。于是,大宝投入工作,翻找所有她不愿意让二宝动的东西。我发现,大宝视为珍宝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别人送给她的礼物,比如同学送给她的名字章、橡皮、画笔、笔记本、小工艺品等,还有老师送给她的一叠稿纸她也收藏起来。大宝这孩子是有多重感情啊!还有就是大宝的乐高积木,她把这些搭好的积木放在书架的最顶端,以防二宝拿到。我帮大宝把她的宝贝收好,放在一个二宝不会拿到的抽屉里,并叮嘱大宝:“如果你在使用这些东西的过程中被二宝看到,二宝要拿,你可以严肃地拒绝她。”大宝点头。我问大宝:“对于第二类物品,妹妹要玩儿,你也要用,你将如何处理?”大宝想了想,说:“无关紧要的东西,我大多数情况都会让着妹妹的。”“那么,少数情况会是什么情况?”我追问。“就是我自己心情不太好的时候。”大宝小声回答。我明白了。是啊,别说一个九岁的孩子,成年人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迁怒于别人呢,所以,这个不能认为不合理。接下来我和大宝就物品问题展开以下对话。

“如果你心软了把你心爱的物品借给妹妹,你会自己承担可能的后果吗?”我问。

“嗯,我会。因为是我没有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妈妈发现你积累了很多东西,却不舍得使用它们,也不舍得让别人使用,为什么呢?”

“因为我喜欢这些东西,想着一直保留它们。”

“物品是会过期的,过期后它们的使用价值就没有了,相当于垃圾,你觉得这样好吗?”

“不好。可是我珍藏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没错呀!”

“嗯,没错。有句话叫‘物为我所用,不为我所有’你听说过的吧?”

“听爸爸说过。”

“你怎么理解?”

“物品要去使用才有价值,放在那里不用就没有价值。但是有些特殊的物品比如信件和照片就是放在那里有价值不是吗?”

“的确是这样。所以妈妈觉得你明白物品应该如何分类,是收藏还是使用,你自己心里有数对吗?”

“嗯。”

我惊讶于大宝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为她如此之快理解物品的意义感到由衷高兴。一直以来,大宝会为某件物品的损坏伤心或恼怒不已,我想从今以后,大宝应该不会再为物品费神了。

关于物品我们设立了如下规则:

1、 明确分别属于大宝、二宝的物品,大宝、二宝享有物品的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

2、 没有明确所属的物品应当归大宝、二宝共同所有;

3、 共同所有的物品正常情况下由大宝管理,二宝可以使用,大宝在二宝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管理者,指导并帮助二宝;

4、 如果大宝将自己的物品借给二宝,那么可能发生的物品损坏的后果由大宝自己承担

5、 由于父母失责造成大宝物品损坏,赔偿或者复原的工作由父母承担;

6、 以上提到的所有物品无论是正常或者非正常损坏,大宝都要保持情绪稳定,勿忘“物为我所用”原则。

再说二宝,自从订立规矩,二宝明确知道,哪些东西她不可以动,除非有大宝的特许。二宝也逐渐明白,哪些东西是属于她自己的,比如巧虎系列的所有东西,当大宝要看看,也要经过二宝的许可。大宝、二宝很少再为物品争执不休。更重要的是,她们互相彬彬有礼,行动之前总会有礼貌地发问:“这个我可以用一下吗?”或者“这个我可以看看吗?”礼貌询问的结果就是从相处融洽到亲密无间。就像今天下午,二宝午觉醒来,大宝正在玩儿自己的乐高。二宝看到大宝在玩乐高,很羡慕,却知道那是姐姐不准自己碰的东西,所以没吭声。而大宝却笑眯眯地对二宝说:“来,跟姐姐一起玩乐高吧!你坐在姐姐身边,但是不要把积木乱扔哦!”“好的,好的!”二宝乐开怀,挣脱我的怀抱,坐在姐姐的书桌前,跟姐姐肩并肩一起玩儿。我站在门口看着姐俩,满满的幸福感。

物品大战,让我明白,家庭教育中规则的制定非常重要。孩子虽小,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占有欲,与其整天硝烟弥漫,倒不如从懂事起就制定出合适的规则,让小小孩童从小遵守规则,明白规则的意义,从成长的角度讲,这些规则不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用规则去引导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会让这些规范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伴随一生。

家有俩娃之家庭教育(一)物品战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