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为何愈来愈多的读书人羞于承认自己身上的书卷气了呢?
有朋友对我说,刘兄,你身上的书卷气过浓了,真是一个读书人啊。我答,我身上哪有什么书卷气呀,倒是散发出越来越浓烈的土气和俗气,再说我也不是什么读书人,一个高中毕业生能算是读书人吗,平时爱好读书看报却是事实。于是朋友慨叹,如今社会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了,为何愈来愈多的读书人差于承认自己身上的书卷气了呢?我的回答,并非矫情,朋友的慨叹也不是空穴来风。
如此说,也许有人反驳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武汉市就不是有个大企业家,也是一个大诗人吗?这个企业家在外介绍自已时,从来只是言明诗人身份。在一般人的概念里,诗人无颖是读书人,且身上有浓烈的书卷气。可人家为何就不差于承认自已身上的书卷气呢?可你想过没有,如果这位企业家创业未果,他还有那般有底气介绍自己是诗人吗?他自己心里也明白,现在事业有成的他即使不言明自已的企业家身份,别人早就有所耳闻了。这个事例是无法推倒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读书人羞于承自己身上的书卷气的。一群同学里,有个同学成了当地有名的诗人,在当地宣传部主管的网站做了介绍,诗人的一位同学马上在微信群里转发了,并召召其他同学加以传发。你本人转发了就转发了,或者你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为何要号召其他同学转发呢?一种自豪感很明显,那这种自豪感来自哪里呢?是诗人本身吗,还是诗人身上的书卷气呢?恕我直言,这恐怕与诗人如今当了政府官员有很大的关联。
李四对我说,刘兄,我是一个粗人。这里的粗人显然不是指身体形态上的粗犷,而是指精神层面上的状态。结合李四与我聊天的整个语境,看得出李四为自已是粗人而自负,很瞧不起读书人身上的书卷气。看我不完全认同的神态,李四进一步阐述,刘兄你别不认同,如今社会上不少企业家还高小没毕业呢。李四的这番话也不全属胡诌,如今有不少读书人在现实中确突有些迂有些果头呆脑,这也不能完全责备一些死读书的读书人。因为在我们这个社会许多事并不按书上写的去做,书上说的一套现实一套,所以一些读书人走到社会上就难免有些不合时宜了。近二百多年来国人形成崇洋媚列的心态,而近几十年走上小康生活的国人大多显得很自信,常听到有人说,瞧瞧这个老外。语气中多显得轻蔑,因为许多老外身上就有很强的书卷气,他们说话行事多循规蹈矩,按书上说的文本上规定的去做,在这一点上,我们国人很猴性,很圆通,有底气看不起老外,瞧不起老外身上的书卷气。
我还是对李四直言,李四你这个粗人也永远是咸鱼一尾翻不了身。如今社会上确实有一些企业家高小还没毕业,比如闽南那位姓曹的企业家,高小没毕业可他企业开发生产的都是国际上的高精尖端产品,他己七十多岁了,还保持着青年人一样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如今社会上确实有一些高小没毕业的企业家,但你看看许多富二代都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许多富二代都是出国留过洋的。李四你的精神状态是,为自己是粗人沾沾自喜而自负自我画圈,人家始终处在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可以同日而语吗?创业难,创业不易,据有关材料统计,十个创业者中还不到一个成功者,成功者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
今年疫情期间,许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些扶持民营企业的优惠政策。其中某市的一位政府官员这样对媒体记者说,本市的一些书店常年就处在一种不盈利的状态,我市这次就是要借此给民企优惠政策的机会,给那些书店特别划出一块扶持资金。政府官员大都是读书上出生,身上体现出的这种书卷气确突令人崇敬,这是一种社会的积极导向。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了就不难。如今我们这个社会确实还应当多一些书卷气,而如果让霸气蛮气甚至邪气匪气有所抬头蔓延开去,这个社会是会因此而堕落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