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历史考前叮咛

2023-06-21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身书生气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而且是语文老师(一直担任着语文课)教历史。

学历史,教历史,纯粹是热爱,有句话咋说的?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因此,我总结的东西基本上来自教学一线,都是一些实用的、可操作性很强的、可以直接拿来用的,没有艰涩难懂的理论。

能预测到今年的中考原题吗?在这个出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大概率不能。不过,倒是可以大致分析到今年的出题方向,很多时候,方向比努力重要。生活没有完美的,考试也是如此,抱着求缺的心态面对紧张的考试,往往能给自己最大的定力和希望。

就像,去年我们预测到了小论文可能要考材料式小论文,临考前做了很多类似的强化练习。结果呢?学生一看到2022年中考试卷的第25题小短文,都不约自主的笑了。 

一句话,很多学生,还是太迷信“开卷”和“资料”,所以就利用学生的迷信,多从出题的方向、角度和考点,以及答题的模式等方面,把平时总结的东西,汇总一下,给学生更多的信心。在开卷和无材料不成历史题的背景下,考查的基本上是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尤其是选择题,只要真正的理解和认识了题目设置的历史现象,就能追本溯源找到对应的知识点,那么这个题基本上就没跑了。至于非选题,在理解和认识之后,还要考查你的文字功底,就是你的书写能力,行文(历史语言)能力,而且,这个行文更多体现在你能不能找到切合题意的关键词的能力。

基础差能快速提分吗?说实在的,我没那本事。尤其是,在不了解你的学情和考情的前提下,更没有那本事。

那就没有救了?有。

我的方法就一句话,多对一题,多得一分。

中考历史就50分,首先你要清楚的知道,你能拿到多少分,在哪些题上拿到这些分数,把这些能拿到的分数,一分不少的拿到手,不留遗憾。其次,看看你还有可能在哪些题目上能够拿到分数,然后就有目的的去总结,去攻克。

选择题,能对一题就对一题,非选题,能对一问就对一问。往往是,你多对一题,多对一问,就能多得一分。

基础才真正决定了你的最终分数。因为基础考点是“死的”,题目是“活的”。把基础搞定了,方法技巧学会了,无论出啥样的题,你都能做出来,万变不离其宗嘛。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尤其是历年的高频考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