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磨洋工”的一天

2022-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韬奮

从早晨八点半,一直到晚上十点半,中午不休息、不睡觉、不间断,自己用十多个小时的时间起草一篇领导的讲话。如果把这个写作过程称为“磨洋工”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原本一天可以写完的材料,我却只写了一半。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材料可写的时候,总想写点材料,而当材料真正来临的时候,却又拿不出最好的状态来面对,这可能就是现实能力与内心想法不匹配的真实写照,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可能因为今天是星期六,心不在焉。

年初以来,我还没有担负过大型文章的起草,这篇党委扩大会议上的领导讲话是我2022年接手的第一个重要材料,我格外重视。一方面,想利用这个机会,检验我最近研读过的文章、调研过得工作,进而提升自己的文笔水平;另一方面,想把这个材料写得是那么回事,甚至要写得非常出彩,让领导满意认可,进而凸显我的个人成绩。虽然这篇文章,我已经酝酿了十天有余,可要想实现“双赢”的局面并不轻松,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是思维枯竭、黔驴技穷,感觉到现在依然没有进入写作的状态,只是在屋里踱步徘徊。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写作瓶颈期。

我在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一是知识储备不够足。书到用时方恨少正是这种感觉,我疏忽了日常工作中的调研、观察、学习、积累。作为领导身边的文秘人员,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才能在关键时刻、关键工作上安发挥参谋辅政作用,才能让领导眼前一亮、刮目相看。二是平常练的不够多。今年材料量不算大,写的也就不算多,外加平常刻意练习比较少,因而写作的连贯性比较差。我们常讲,常写常思方能保证写作的灵性,如果无法保证一定的输出量,那就很难保持写作灵性。三是工作探讨比较少。一个人闷着写、闷着干是效率很低的,只有多交流、多互动,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甚至发生思想碰撞,才会产生灵感火花,才能提高写作效率、写作激情。但是最近自己这几个月与其他人员特别是单位的笔杆子大咖交流的比较少,没有学到新技巧、新方法,基本上是原地踏步。

所以经以上分析,出现今天的写作状态还是比较正常的。这也就明确了下步的努力方向,哪里不足补哪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