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

我懂你的拖延焦虑,看清这3点之前,一切成长都是口号

2019-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萨加

这些年,成长、认知升级成为了热词,越来越多的人“跟风”成长。

前两天回到公司,还没进办公室就听见:

A君:F君你又买新专栏了?

B君:你买书、买课、都花了过万元了吧?

C君讽刺道:买这么多有什么用,书只看过前面几页,付费课的练习只做2次,知识音频倒是每天听,不过是边打游戏边听。

D姐:别笑人家,那人家4年来至少坚持做一件事啊。

E君:不只一件,还坚持每天玩游戏、刷小视频。

F君:哈哈!我竟无言以对。

大家哄堂大笑......

成长本来是好事,但像F君这样,每天心里想成长,手里玩游戏、刷视频,下决心等明天的人比比皆是。

他们好像都得了社会流行病——拖延症。

而拖延症到底是什么?它真的没法救治吗?

你可能还听过一些激昂、煽情的故事或演讲。

听完的当下,感觉内心涌上一股劲,像打了鸡血一样,决定明天发奋。

但到了明天,原来的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该怎么浪费就怎么浪费。

定了计划,无法执行;娱乐过后,自怨自艾。如此反复。


是的,这个症真的很难很难治。因为你的父母和这个社会正在合谋使你的拖延症病入膏肓。

家庭因素:

1.被父母毁掉的专注力。

幼年时孩子了解一个物体,会专注地观察很久,这正是孩子自我发展专注力的时候。

什么事物对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孩子会通过看、摸、咬、闻来感受一个物体的存在。

而这时候父母会用自己成年人的判断来打断孩子。

父母最常打断孩子的话:

“你盯着这个杯子干嘛?有什么意思,来学数字”;

“你老拿着这个遥控器干嘛,你又不会用,来背乘法表”;

“这个勺子是吃饭用的,你会弄脏,快给妈妈”......

孩子从来就没有获得过专注的经验,长大后自然容易专注力缺失。

看书看几页就想到别的事情去,工作一会就找借口休息一下,搞搞盆栽,看看小视频......

2.被剥夺的自我效能感。

2018年有个热搜,48岁海归硕士啃老7年。

大卫回国后不肯工作,天天窝在家睡觉、打游戏,靠82岁尿毒症老妈的退休金苟活。

大卫这类孩子令人唏嘘,但却是中国家庭的缩影。

幼年时,孩子想要爬上楼梯,家长说地面凉,抱了起来;

孩子想搬起比自己大的玩具车,家长说孩子搬不动,抢过了玩具车;

孩子要自己吃饭,家长生嫌孩子吃得慢,夺过勺子来喂孩子......

上学了,爷爷背书包,奶奶打伞;妈妈收拾书包,爸爸抱着孩子飞奔去赶校车。

大学了,爸爸背行李,妈妈打扫学校宿舍,还要定时接收孩子寄回来的脏衣服。

生活中的大小事,孩子从来不用动手,家长给安排得妥妥当当。

家长的每一招一式,都在抹杀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嘴里却念叨着:这么大还不会做某事,将来怎么办?

富人家长当孩子是掌上明珠,要什么给什么。

穷人家长由于自己小时候吃太多苦,决心不让孩子再吃苦,变成心理过度补偿。别人家有的,穷家长借钱也要满足孩子。

所以,在中国,无论家境是贫是富,都能宠出来“无能”的孩子。

你可能会问,长大后就不能重新培养吗?

精神分析认为,6岁前的养育就决定了孩子的人格,6岁后只不过是在重复6岁前的人生。

所以,成年人作出改变才会这么难。

《稀缺》书中有一个观点,穷人之所以碌碌无为,就是小时候没有获得过独自完成一件事的成功感。

3.拖延症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心理学的角度,拖延来自于我们的全能感与自恋。

中国大部分人的心理水平都处于婴儿期,婴儿期有2个特点:

01.我负责想法,我只管发出需要,母亲或者其他人就会帮我完成。

生活中常见一类人,他们喜欢指手画脚、指点江山,而干起事来却一塌糊涂,并找借口维护自己的完美感。

02.我是完美的存在,我的想法也是完美的,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想法来运行,如非这样,我就崩溃。

爱拖延是因为觉得自己是个完美的存在,作品一出手就必须是厉害的、惊人的。

一旦行动,就有可能遇到挫折,所以宁愿拖着不行动,也要维持自己的完美感。

社会因素:


互联网时代,每个手机APP都在争夺大家的注意力。

每个App背后都有一帮专家,根据心理学、行为学来设计让用户上瘾的算法。

触发→行动→奖赏→投入一系列机制,使用户用过后欲罢不能,形成习惯。

专业人士无所不用其极地设局来增加你的多巴胺、内啡肽、肾上腺素。

大部分人的意志力又如此薄弱,可见克服拖延症是如此艰难。

相比之下,学习如此枯燥,而且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成效。

远远无法跟游戏、视频的“即刻刺激”相提并论。

那拖延症成绝症了?我想我们仍然可以绝处逢生。



不管是家庭带来的问题,还是社会发展的影响,我们依然有选择前进的野心。

心里对照法:

心里对照法是一个提高行动力的方法。

我们去学习、去成长,动力都是基于我们想象成功后的光彩。

但是,只幻想光彩是无法行动的。

大脑是分不清决心和计划,也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行动。

你在大脑里幻想过你成功后的样子,大脑就会以为你已经做过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真实行动力。

有研究发现,幻想自己学成游泳的学生,学习效果要远远低于那些幻想游泳遇到挫折的学生。

或许你会问:幻想成功不是乐观的表现吗?

没错,乐观是对未来的美好预期,不然,我们连源动力都没有。

心里对照法的核心是:先想成功,再想挫折。


幻想成功是让我们有源动力起步,幻想遇到的挫折能将我们拉回现实。

大量研究证明,心理对照产生的行动力,远大于只做积极幻想的行动力。

举个例子,F君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网红。

他首先要想象成功后的样子:出书后人山人海的签售会,到处演讲获得的掌声,年入百万后在塞班岛晒太阳......

F君想得很嗨之后,要马上预测成长为知识网红过程遇到的挫折。

每天要读书保持输入;每天要写作,研究好文章的规律;晚上下班后混写作圈,打开这个领域的人脉;每天收集好的观点、段子、金句......

这就是心理对照法,顺序很重要。

先想挫折会把焦点放在困难上,这样连目标还没建立就觉得困难重重,同样会妨碍你行动。

心理对照的好处:

通过正面幻想,保留目标带来的张力。同时把幻想拉进现实,让目标切实地跟现实发生联系。

习惯的力量:

上一招说大脑会欺骗我们,这招则反过来欺骗大脑。

每天给自己一点儿简单的任务,简单到轻松的级别。

任务不宜设置太多,3-5即可。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


设置能轻易完成的任务,先骗过大脑这是很简单的过程,人一旦动起来就好办了。

你做了3下仰卧起坐根本不累,然后你会毫不犹豫做第4个、第5个......

起跑了,你真的会在10米处停下来吗?你肯定收不住脚步跑下去。

利用这招“骗术”,我从2016年一年只能看2本书,提升到2017年的一年看8本,2018年有的还看两遍。

如果实在太忙,就按照计划表里的做3个仰卧起坐、跑10米、读1页书......

你在一年365天内也是不间断地读书、运动的好孩子。


GREEN模型

作为生涯规划师,当然也有本职业的行动推进模型。

推荐实用的GREEN模型,这个模型只需要按照问题去回答即可,简单实用。

一.目标(G)

明确你想做的是一件什么事,做好它或完成它的目标是什么?

在这个目标下,有哪些具体的衡量指标是可以检验的?

这个任务要交付给谁,有特殊的要求吗?

有时间节点吗?

二.资源 (R)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你可能会需要哪些资源呢?

人:你的任务会有哪些人参与?需要这些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财: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你需要一些钱的支持吗?你的预算是多少?

物:除了人和钱,还需要哪些物料上的支持吗?

信息:还需要去查询哪些信息?有什么是你自己不清楚的?

三.计划(E)

你对完成这个任务的具体计划是什么呢?

这些具体计划之间有先后和重要程度的排序吗?

在这些计划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关键点呢?


四.例外(E)

任何计划,总会有风险的存在,在你的计划中,有可能遇到哪些意外呢?

如果这些意外出现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去应对?


五.下一步(N)

你接下来可以开始的第一步是什么?你准备什么时间开始呢?

按顺序回答以上问题,按照计划去推进即可。

时间可以是朋友,可以是路人,可以是剥削者。

时间到底是什么,全靠你来定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