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善读「论语」中国传统文化

善读「论语」6.23:善巧方便智如水,道法自然仁如山

2018-09-05  本文已影响23人  善氏

雍也篇第23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者行事如水,仁者为人如山。智者善巧方便,仁者安固厚重。智者无有烦恼,仁者精神永存。”

【注释】 

“知”,音义皆同“智”。

“乐水”,“乐”在此用为名词,作“乐趣”解,引申为行事或为人。“水”,如水,像水一样。“乐山”仿此。历来对“乐水”、“乐山”的解读都有很多争议,可谓见仁见智。

“动”,改变。引申为“善巧方便”。

“静”,安也。仁者安仁,故静。

“乐”,此为“知者乐”之“乐”,意为喜悦、安乐。引申为没有烦恼。

“寿”,久也。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故引申为“精神永存”。

【评析】 

孟子曰:“是非之心,智也”。故智者明是非、善抉择。明是非则不惑,善抉择则不难。不惑不难则无可烦恼,如水缘理而行,周流无滞,故曰:“智者乐”。

智者行事往往不拘一格,从不固执僵化,常因于时势而行善巧方便,正如水无常形。故曰“智者动”。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又曰:“智者利仁”。也就是说,无论智者作何选择,其为仁的原则是永恒不变的。正如水的形状和路径无论如何变化,其为水的本质和东流的趋势却是永恒不变的一样。智者之性似水,性与水合故乐。故曰“智者乐水”。

仁者爱人,及于天地万物。子曰:“仁者安仁”;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故仁者有如高山,安固厚重,万物生焉。故曰:“仁者乐山”、“仁者静”。

仁者之仁,乃法于天地,故与日月同光,与天地同寿。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仁者虽身没而道犹存,故曰:“仁者寿”。

子曰:“择不处仁,焉得知”,又曰:“未知,焉得仁”。因此,智与仁实乃仁德之一体两面。是故山水同依于地,动静同一心机,乐寿同一身受,智仁同一性真。

道德本乎人性,人性出于自然。于本章实可见中国古人所倡天人合一之妙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