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琅琊榜》开始漫谈我的小说观,一
本人读《琅琊榜》,是在看过胡歌主演电视剧之后的,因此会有一些先入为主。本文作为书评,主体还是类似于读后感,但这个IP不能单另出来,因为电视剧的加持作用非常明显,很多人也是像我一样先追完了剧再去读书的。
首先可以抛出一个论断:看过电视剧的人就不是很有必要在看书了。这个小说依从我的小说分类世界观来说,属于三等,想顺便提一下本人对于小说分等的规则,不经意间就写成了长文了,因为本人只是较为专注于国内小说,而且阅读量也不大,因此肯定会有一些局限性,不喜勿喷。
受传统文化影响,认为好的文学作品都建立在文以载道、文以载道、文以载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基础上,如果不从这个方向出发,自然分等不同。
一等小说
鄙人认为的一等小说反映了人作为独立个体在社会(社会潮流、其他人物)的变化冲击下所呈现的变化与发展,简单来说就是,人在变,外界也在变。其中人的变化,是指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行为做事的变化,对待他人情感的变化称不上真正的变(直接把言情小说一棍子打死........)
这样的小说有以下几个要素:人,真真正正的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变化,会随着事件、时间改变的人,而不是脸谱化的人,就因为这点,我把琅琊榜排除了一流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都太过脸谱化,太过符合剧情需要,而且人物性格和一些人设都不是特别符合逻辑。
也因此认为金庸高于古龙,因为金庸笔下的人物,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会受到社会潮流的冲击,而古龙笔下的人物则相对来说一成不变。
巴尔扎克曾说过: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小说是源于生活的,生活中的人不可能如此单一化,一成不变,肯定是会随着时间改变的,表现在小说中就是主人公随着小说历程的推进,性格,行为逐步变化,直到到达终局,从而表现出作者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的思考。
比如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个人认为就是一等小说,书中描述了几个主角之间,伴随着时代的巨变,相互冲击,相互影响,直到最后一个令人唏嘘的结局。
这是从主题上决定了小说的上限,作家决定小说的下限。一个立意本就没那么深远的小说,不论如何写作终是落了下成,而一个好的作家,其文笔,其思想决定了小说的下限。一流的作家,只要用心写作,终是写不出不入流小说。
二等小说
之前说过,一等小说的两个要素就是人在变,外界也在变。二等小说与一等小说相比,就是少了其中的一个变,大部分都小说都会落入人物脸谱化的俗套,即世界在变,而主人公一成不变。因此就只能屈居二等小说的层面了。
此中代表作品我认为可以为《三体》、二月河《帝王系列》,等很多优秀小说。
其中有一些略高于二等小说,但又低于一等小说的,即:世界在变,人没怎么变,但也不是完全的没有变化,只是变化的没那么大,如:金庸。
综上,只要能属于一二等小说的,必然是立意高远的,即,作家在写作故事时,注入了很多自己关于世界、关于人生的思考,也希望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让读者也产生同样的思考,称得上文以载道。故事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三观在自己构想的虚拟世界中的呈现。始于情节但意在书外。
三等小说
三等小说的要求就是:讲好一个故事。对比之前两种小说三观的输出,三等小说要求明显下了一个层次。但讲好一个故事也是很难的。
一个好的故事,首先要求了作者文笔,其次人物设定,再其次情节,缺一不可。其中又有符合逻辑,连贯,引人入胜等等诸多要求,只有所有都达到才能称得上一部合格的小说,像太多的玛丽苏文、言情小说、网文,便是不符合上述条件,而被打入了不入等的层次。
总结
一二三等小说,都是优中选优。其中的逻辑结构是包含关系,即二等小说是三等小说的一个真子集,一等小说是二等小说的一个真子集。
简单来来说就是,是一本小说,只有符合了三等小说的基础上,才能看是不是二等小说,即二等小说一等符合三等小说的要求,一等小说肯定符合二等小说的要求。
最后再强调一遍,分等是以文以载道的原则进行的,如果按照其他原则分的话,自然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