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哪吒: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2020-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淑涵姐姐

01

哪吒因为是魔丸的化身,从一出生就被定义为邪恶。就注定三年后将遭到天雷的惩罚,被所有人排斥、恐惧、厌恶才养成暴戾的个性。

幸运的是在父母爱的呵护下,他的本性还是好的,他渴望陪伴,渴望朋友,但却被步步紧逼,最后成为被大家所定义的魔童。

申公豹勤奋修炼却因为妖的出身而始终得不到师傅的赏识才选择偷换灵珠。

龙族降妖无数,却因为本身是“妖”的属性而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被永远困在龙宫,才会与申公豹合作偷来龙珠,渴望后代敖丙“立功”,位列仙班解救龙族。

敖丙作为作为灵族转世,虽身为“妖”,却本性至善,但他也无可选择的从出身就背负着解救龙族的使命,不得不做违背本心的事。

为了还哪吒救命之恩,在哪吒失去理智时拿回乾坤圈救了李靖夫妇之命。

却在暴露身份之后还是遭到以李靖为首的世人恶语相向,才会下定决心“活埋陈塘关”。

最后的结局里,本是灵珠化身的敖丙因世人对其“妖”的偏见,导致他做出邪恶的选择。

魔丸降世的哪吒却拼尽全力救下陈塘关百姓,成了拯救世人的角色,最终获得了世人的认可。

是魔是妖,我自己决定

02

也许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很容易站在一个清晰的角度认为陈塘关的百姓都很自私,他们对于哪吒和所谓“妖”的误解,恩将仇报。

但换个角度来说,他们确实是受过妖的迫害的,他们也是真的恐惧哪吒所具有的威力。

而他们的恐惧、抵触便成了人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人性如此,又谈何对错呢?

在有关人性善恶论断里。我想我所尊崇的是「人性本善」这一观点的。

没有人生来带着恶意,每个人所做的选择都来自于生活所给予的反馈。

也许善意是没有缘由的,但每一种恶的选择,我想都是在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才失去了心底的最后一丝防线。

若不是被逼得无路可退,谁会选择一条黑暗无比,甚至看不清自我的路呢?

我并不是为“恶”找理由,但我觉得没有人生来就应该被定义成什么样子,一个人的出身是自己无法选择的,但他的努力与付出不应该被出身所否定。

所有当下的状态也只能代表这个人当下是谁,他的过往和未来都不应该被预先套上枷锁。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若命运不公那就和它斗到底,生而为魔,那又怎样,我也要自己选择自己的活法”。

正是这样一种态度,让他在终于被世人所接受,成为自己的英雄。

“人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但哪吒用他小小的身躯将这座大山击得粉碎。

03

以善的本心看待这个世界,那么我们眼中的善便多于恶。

不否认,在生活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恶意”,但我始终觉得,你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

永远不要对别人妄下论断,永远不要戴“有色眼镜”看人。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可能觉得无心的一句话会给对方带来多大的伤害。

同时,更不要让任何人来定义你是谁,你的命运只能由你自己决定。

“认命”意味着自我放弃,意味着接受了别人给你贴上的标签。

但这绝不可能给你带来喘息的机会,只会让那些给你贴上标签的人变本加厉,只会让他们觉得“看吧,我就说他是那样的人”。

撕掉他人给的标签,去寻找自己所想要的定义。

也许出于人寻求外界支持和认可的本能,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很难做到对他人的言论和态度毫不在意。

其实不必刻意去掩饰与抵触,如果你真的在意他人的看法,那就尽力去改变,如果你可以做到不在意,那就试着去真正喜欢自己。

如果命运不公,那就和它死磕到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