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大刑,王霸之论

2020-09-17  本文已影响0人  光尘

在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于秦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变法的结果我们现在都知道,使秦国从一个山东六国不与之会盟的穷国弱国,几乎快到亡国的地步而一跃成为当时综合国力最强盛的国家,打败了当时的霸主魏国,收复了河西失地,为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根基。

这里要说的是在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变法条文是禁止民间私斗,处在大争之世,各国都以养民保民为邦本,但是当时的秦国却私斗成风,每年全国起码有四十多件私斗案,因此而死伤的人口不计其数,最多时有一场批斗案,居然有两万人因之而丧命,禁止私斗的法令颁布后,在当时的郿县又发生了一场大的私斗,涉及到的人员达八千多人,商鞅调查清楚后,其中首犯,要犯七百多人拘捕,判决了斩首,史书记载渭水因之而被染红。

在行刑的前夕,对变法一直坚决支持的秦孝公动摇了,和商鞅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秦孝公说:“秦国自穆公时代百里奚治秦以来,秦国百姓就认准了王道仁政,自穆公后百余年间,秦国出现了不少昏君,经历了四代乱政,献公即位后,前世又打了二十多年的战争,秦国却没有垮,一直撑了下来,秦国是非常穷,可是穆公爱民亲民却有口皆碑,人治固然不好,可私斗案一下子要处决七百多人,哗啦啦一大批人头落地,岂不是彻底伤了秦国百姓的心,法不爱民,秦国本来就是一个破罐子,这一锤子砸下去还不把秦国砸个稀巴烂”?

商鞅回答说,法就是为了爱民亲民,使民得到公平公正,治国不在于治善而在于治恶,只有如此才能把人力聚到一处,使秦国真正的强大。

这场争论持续了三天三夜,之后秦孝公最终被商鞅说服了,秦国之后走上了法治的道路,历史最后证明了商鞅是正确的。

当时是大争之世,法家固然适应社会的需要,可是秦孝公说的也是不争的事实,王道仁政确实能凝聚人心,尤其再艰难困苦的时候,所以后期有识君主多借鉴历史教训,将王道、霸道混合使用,如汉武帝时期,外儒内法,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大汉盛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