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的敌人有哪些?

2022-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春江水85

——《骨科医学课》阅读笔记(5)

骨骼的攻防就像一场战争,贯穿我们的一生。主要包括三种形态——

1  正面冲突:外力导致骨折

所有的骨骼攻防中,最常见的就是以硬碰硬,直接冲击骨骼,最终导致骨折。

严重时还会造成肌肉拉伤、软骨破损、韧带断裂。

而骨质疏松的老年人,由于骨骼的钙质大量流失,骨头的强度已经很差了。所以,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导致他们骨折。

在骨折发生的同时,骨骼的自我修复就开始了——

首先,骨头断裂的地方和周围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都会大量出血。这些血液会凝结成血块包裹在断裂的位置,就像用胶布把伤口包起来一样。

随后,附近的毛细血管会大量生长,长到这个包裹伤口的血块里。血管带来新鲜的血液,血液里的成骨细胞就在这里集合,开始工作。在骨折部位合成大量有机质,并使它们不断钙化,形成新骨。这时候如果拍个片子的话,会发现骨折附近有一些模糊的阴影,我们称之为“骨痂”,其实就是新长出来的骨头。

骨痂不断钙化,也就变得越来越硬。当硬到足以应付日常活动的时候,就可以拆掉石膏,不用再固定了。这个过程,成人一般至少需要3个月。如果这时候再拍张片子,依然能看到清晰的骨折线,说明骨折并没有彻底好。

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会继续加班加点工作,重塑骨骼的形态——破骨细胞清理骨折附近坏死的组织,成骨细胞继续建造和强化新的骨骼,让它变得更强壮。两者密切配合,完成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工作,最终让骨骼恢复到正常结构。这个时候骨折才算彻底痊愈。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年到1年半的时间。

现代医学仍然无法人为的加速愈合过程。能做的就是把骨折的骨头拼起来,防止它长畸形。

骨折手术后,该活动就去活动,特别是老年人,一定不能长期卧床。适当运动会刺激骨折部位的生长,加快骨骼恢复。所以只要骨折部位获得了固定,就放心去活动。

2  偷偷潜入:感染导致溃败

如果细菌进入我们体内,潜入骨头内部,就会导致骨骼的细菌感染。拿化脓性骨髓炎来说吧,它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我们皮肤上都有。如果皮肤上割了个小口子,恰巧抵抗力又很差,这些细菌就可能逃脱免疫细胞的围剿,进入血液。之后,在血管里快速繁殖,四处游荡。当游荡到手肘和膝盖附近时,这些部位血管非常多,血液流动的速度自然会变慢。所以,这些细菌就很容易在这些部位停留、沉积,然后进入骨骼。一旦进入骨骼,它们就会大量繁殖,不断侵蚀骨组织,最终形成骨髓炎。

其他的骨感染的过程也基本类似。

一旦发生骨感染,会出现全身酸痛、怕冷、呕吐,甚至高烧39℃以上。发生感染的部位,也会出现剧烈疼痛、皮肤红肿等。

所以,当出现突然的全身高烧,并伴随骨骼、关节严重疼痛时,就要考虑骨感染的可能性了。去医院抽血化验感染指标,再拍片子看看,就可以明确诊断。

针对这些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方法都大同小异——

最基本的,当然是增加营养,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其次,明确感染的是哪一种病原菌,用对应的抗生素杀灭它们。

再然后,就是持续冲洗钻孔或者开窗的部位,稀释细菌的浓度。

医疗过程可以这么理解——

抗生素相当于生化武器,能杀灭一大批细菌;钻孔或者开窗,可以减轻压力带来的疼痛;而持续的清洗,会进一步稀释细菌的浓度。当细菌数量很少时,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能战胜它们了。

3 内部叛乱:自身免疫疾病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我们身体里的军队,不断巡逻,寻找并杀灭入侵者。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支军队的识别系统会出问题,就像叛乱一样,把人体内好好的细胞当成敌人,持续攻击它们。这就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而如果攻击的是骨组织,就会导致骨骼病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表现为手脚的关节疼痛、僵硬,严重的还会关节变形,活动不畅。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免疫细胞攻击的,主要是脊柱和周围的软组织,导致脊柱僵硬、疼痛、变形。

面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的办法并不多,既没有特别的方法去预防,也无法做到根治。能做的主要是减缓症状,防止病情加剧。

一方面,是做一些物理治疗和热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就是吃一些消炎止痛药,减轻疼痛和僵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