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雅的碰撞,流光溢彩
武汉江汉路上,标志性建筑水塔对面的民众乐园,有一个雅致的地方——汉绣坊。
千年的汉绣,激情的朗诵,在宽敞明亮的汉绣精工坊内举办了"品读汉绣文化,颂吟楚汉经典"活动。
主持人是江城朗读者创始人吴海燕老师,国家一级播音员,声音疗愈师,配音导演。
作者与吴老师合影王燕老师作为千年汉绣非遗的传承人,独创了蹦针法(又称龙鳞针),她给大家讲述了汉绣的前世今生。
汉绣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作者与王老师合影汉绣的用针不同于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和广锈。汉绣是从图案的外边开始启绣落针,再走针向图案的中间。图案边缘齐整,名曰"齐平针"。
汉绣富有很强的立体感,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手随心走,有创造性,具有富丽堂皇的热闹气氛,在绣业中独树一帜。
说心里话,我对绣品一点也不了解,最早看过一部反映绣品的电视剧,已记不清剧名,应该是给皇家上贡的绣坊。
前不久,看电视剧《芈月传》印像深刻,芈月落难时,全靠自己绣的绝美汉绣来养家糊口,汉绣救了她和儿子,否则哪有千古一帝之说。
王老师在台上娓娓道来,我听得仔细认真,对汉绣历史稍有了点了解。
汉绣, 在清末民初达到 鼎 盛,1310年和1915年,汉绣制品在南洋赛会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2008年6月7日,汉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扬海内外。
听着王老师柔柔的话,我的思绪飘到很远很远,似乎又见半个世纪前汉口绣花街上的绣铺、绣坊满街,绣女2000人盛况。那时小孩、大人身上穿的,女儿出嫁嫁妆,家家都离不开绣品。
主持人吴老师温润的嗓音,打断我的遐思。
她动情地说:王老师心灵手巧,她传承了汉绣,并发扬光大。王老师曾参与电视剧《红楼梦》盘金绣剧装制作,2014年一幅作品《凤戏牡丹》还被联合国收藏,她的作品《星光之梦》2016年随神舟十一号升入太空。
汉绣诗歌古琴书法吴老师主持风格稳重大气 ,收放自如,台上台下开始互动了,我听到了一个小细节,武汉酷暑难熬,丝绸很受欢迎,透气又凉快。可是一不小心,油渍沾上衣服却是让人头痛的事,王老师讲了一小窍门,用面粉揉干点,抹在衣服油渍 上,晾干就解决问题。
接下来是江城朗读者上台表演,她们穿着华丽的汉绣旗袍,站在台上朗读时感情饱满、真挚,声音清亮,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博得大家阵阵掌声。
古琴老师余雪宁白衣飘飘,宛若仙女下凡,一曲古琴《流水》,时而轻灵清越,时而沉着浑厚;似潺潺流水,宁静悠远;让人褪去浮躁,洗尽铅华。大家听得如痴如醉,一曲下来,掌声雷动,真乃"天籁之音"。
人常说:琴棋书画是"文人四友",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当然也少不了书法。 武汉民建企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柴隽雯介绍民间书法家郝正光先生的书法。
我眼角的余光发现,已有不少人悄悄离开座位,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试心仪的汉绣旗袍去了,也难怪呀,谁能抵挡得住美的诱惑。
优美的吟唱,古典的汉绣,美女们T台走秀。她们身着五彩汉绣旗袍,婀娜多姿。 有穿越的感觉没?古典、优雅交相辉映,流光溢彩。
汉绣服饰丅台秀王燕老师成长于武汉一个汉绣比较集中的六角亭 社区,受家庭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打小就喜欢刺绣,那时一个绣娘可以养活一家人。
王老师不仅在汉绣上堪称大师,而且对人和蔼可亲。当我表示想看一看汉绣作品, 她立刻停下手上的事,亲自领着我看她的汉绣作品,以及其他大师的作品,细说每幅作品的针法及喻意。
王老师和汉绣《蹦龙》看着她做的精美鲜活的作品,一针一线都饱含着大师对作品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挚爱。听到我对她的作品赞不绝口,她微笑着说:"汉绣没有门坎,只要有心有情感就能做好。"
看着眼前绚丽多彩的作品,有大红大绿的粗犷美,有淡淡晕出的东方神韵美。温婉如玉热爱汉绣的王燕,让我想起了一首唐诗:"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记得以前没有被套一说,被单要放在最底层、中间绵絮、上层放被面,四边叠好再用针缝好。我那时花了一上午时间才把一床被子缝好。
看她们飞针走线,绣品在她们巧手下活灵活现,不得不钦佩。
一会儿,有个长相清新秀丽的小姑娘过来问王老师问题,王老师很随和地说"那我过去看一看",我也随老师来到秀坊的一角。
学生学汉绣欣喜地看到坊里有小姑娘们认真学绣花,听王老师介绍,她们是武汉市19中的初中生在这里学做汉绣手工课,王老师还在武汉纺织大学上汉绣工艺课。
刚才过来问问题的是王老师弟弟的女儿,看到王老师说起学生时,眼里充满慈爱,她指着一幅山水绣品,告诉我是她侄女所绣。我笑了笑问:那王老师算是有传人了 ?王老师一脸的满足,算是回答我了。
王老师带我来到坊里收藏珍品的地方,其中有一件黑云纱做的衣服,中间是用纯金线绣成的。还有早期的一些生活用品及戏服,可见那时的工艺之精湛。
黑色云纱金镶锈衣我很惊讶那花的立体感,色彩是如何在一根针下,神奇地让人惊艳,王老师告诉我是通过破色分层让花有层次感;所谓破色,最少得7种深浅不一样的线一层一层绣,才能显出层次感。
现在汉绣不仅有以前的大红大绿,也做国画的浅色调,真是万紫千红,雅俗共赏。
古雅的碰撞,流光溢彩汉绣是湖北荆楚的象形文字,我下意识用手轻轻去抚摸,仿佛看到那上面有从秦到唐,从宋到清 ,有芈八子、屈原的古老故事,也感受到作为匠人王老师所谱写的"飞天"新篇章。
汉绣能在机械化代替手工的今天扎根下来并枝繁叶茂,得益于武汉市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汉口江汉路最繁花的铺面,寸土寸金,投资上千万,占地千余平,租金全免。这让曾一度陷于困境的汉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江城朗读团我想说,汉绣古典高雅,历史厚重,有灵性和生命力。汉绣不仅是湖北武汉人的骄傲,也应该是中国人的自豪。
说起来,中国的丝绸从古至今蜚声海内外,女儿的德国教授除了喜欢中国文化,他最喜欢的就是穿中国丝绸。
第二次去教授家作客时,我看到教授黑西服里面穿的就是白丝绸做的衬衣。听女儿讲:他做衣服有专用手工设计师。
若是教授身体好,能来中国旅游,我想第一站就会带他去看汉绣,想必他看到丝绸上金龙飞舞,花色生香的汉绣定会高兴得合不拢嘴。
可惜绣坊只有女装,假如有男装,教授一定是穿在身上舍不得脱下来。立马会掏出绿绿欧元,爽爽地说:买!买!买!
教授夫人的爱好是收集彩蛋,她到世界各地旅游,都会把彩鸡蛋、彩鹅蛋、驼鸟蛋等买回家,有时自己亲自制作,还有的彩蛋穿上漂亮的线勾的套子,想到这里,不知可否找王老师定做一个彩蛋汉绣套呢?
若是能的话,我相信教授夫人见到汉绣礼物,一定给我大大的拥抱,扬起嘴角大声说:汉绣了不起,中国武汉Ok!
这里是心灵的港湾、文化传承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