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0
暖暖
类型:活跃的消费达人(本地人)
个人情况简介
- 南京本地人,工作是老师,专科英语老师,工作快9年
- 工作压力不太大,但会经常加班,所在部门是国际交流部,经常会接待来访要搞活动
- 初中、高中在南京读,高考没考好,在镇江读,后回南京做英语老师(有寒暑假比较有吸引力)
- 吃遍全球:从很小的时候人生目标,非常明确
- 非常具有时间规划和管理意识,高度自律
“我现在事特别多,第一个我要上课,第二个我们部门有很多事情要做,就是非上课的,不在课表里面的,今天要做这个,安排什么节目单、配音,修视频、演讲比赛,要搞这些东西,然后我还在稻草人带队。然后我平常还要学画,比如说前段时间我学车,电影我也不愿意落下,我很贪心,然后我去这些地方,很多地方我也要吃,然后美容院我也要去,定期去美容院,我要保养一下,比如说我有时候也要去按摩。但是我不希望这些事情会冲击到我的计划,所以我会倾向于有时间把它排一下,大概这样,按照这个排的做法,哪怕有改动,那我改一下可以看看。哪个事情你每天打开来看,真的很有用,没有划掉的第二天再做……我看美剧都要安排,但是一直都没有空看,上一次还看了33分钟,记在这边呢。”
吃喝玩乐爱好
总体特征:保持高度好奇心,非常喜欢尝试不同的体验,针对每个兴趣爱好会进行专业深度的体验,放弃一项好的原因是:在众多兴趣爱好,想要做的事情中,衡量时间、金钱是不是可以分配的过来。
-
咖啡,自己喜欢,开始钻研,并越来越精细化
“从初中开始每天喝,我是靠它撑着的,续着命的,一开始喝的是速溶的,到了镇江上大学,也都是速溶的,还没有星巴克,后来然后工作了就开始看不同的品种,不同的豆,不同的做法,自己就会看,就会研究。然后现在慢慢其实也多了,我现在自己买的咖啡豆,光我办公室就是三种……不同的豆,很多豆的味道都尝过,都买了,买不同的豆出来自己冲,我还做过意大利的……家里也有很多不同的工具,手冲的、机器打的,很多,除了很贵的那个高级的按一下的意式的那个我没有,其它的我应该都有了。那个太贵了,而且家里也摆不下。” -
高度的好奇心,乐于尝试一切自己喜欢的新的东西
“当你对一个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你会觉得那个东西都会朝你跑过来。你甚至走在路边都会听到有人在耳边说。也不是,比如说你对咖啡感兴趣,你对面那个人,你和一个陌生人聊天,或者哪怕相亲的场合,或者你和朋友在一起聊天。他说有一家好咖啡馆,如果你不喜欢,那这句话就过去了。但是如果你喜欢这件事情,你就会抓住这句话,我刚才是这个意思……然后包括我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对所有没有尝试过的东西有好奇心的人,那就是我看到这里开了一家新的咖啡馆,那我肯定会去。去的时候我就会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就是我不会盯着一样东西喝,就是刚才那个菜单上,每种我都大概知道是什么味。” -
歌剧、舞剧、戏剧、话剧等
“反正我歌剧、舞剧,比较有名的《大河之舞》来了肯定会做广告,那我就会去看。比如说《这只猫》来了,肯定也有广告,那也去看……看这些它对我来说就像看电影一样,没有区别,就看时间是不是合适,最近钱花的多不多,如果合适的话就会去看。” -
非常乐意体验不同的东西,处于尝鲜阶段,追求不同多样体验的日常
“包括我到南京来看各种戏剧,听相声,有时候去看看相声,现在不怎么看了。然后包括我有的朋友会带我去玩那种真人的侦探类的,但是南京只有一家,我去上海玩的时候,上海有好几家都在做。”
“我好像没有思考过关于体验过后留下什么,可能这个在我早期来讲就是满足好奇心,但是现在已经不是了,只是觉得人生不应该浪费在纯粹的东西上。比如说哪些是没有看过的,然后我买了票去准备看,你问我看完有什么,任何东西对你的内心是有触动的,但是你问我是不是追求这份改变和触动,那倒不一定。今天来坐在这个地方,这个店对我来说也是新的,也是不一样的,其实是每天每天很日常。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每天都是新的,也不一定你做这个事是新的,所以导致有什么特别不同。对我来说它就像一天一天过,但是这是我的日常。让我说每次去喝咖啡都喝一家,那我受不了,我觉得这个对我来说不日常。” -
健身
-
学油画
-
喝咖啡
-
看电影
-
美容院
-
吃的方面:
- 个人好吃的推荐店形成旅程:“按照菜系,比如我发现这家吃着不错,然后会再去尝试2、3家,一般尝试3、4家下来,我就知道哪个比较好吃了,然后我就会在最喜欢的那家一直吃。”
- 信息获取来源:朋友推荐,自己就近按照地理范围搜,大众点评评价
- “最重要的是顺路,比如我今天在这里做什么事情,然后自己想要吃什么,就在附近搜一下,我的行程排的很满,各方面事情都很多,就是吃饭对我来说如果它非常重要,非常好吃,那我肯定给它让位,如果说吃饭这件事情并不是特别重要,我也不愿意随便将就这么吃,就找附近评价还不错的来吃。”
-
手工皮具制作,体验过,考虑到深入钻研话需要配置更多工具,花费更多时间,因此放弃。
“比如说有段时间我很迷做手工皮具,我觉得还蛮好玩的,然后我就去做了一个,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当时是觉得好好玩,那一整天也很值,我觉得我做的也很好,我的手工还不错。但是总要有取舍,这个东西我会觉得耗时间,就是我对它没有那么大的热情,能够让我的很多事情为它让出时间……对,就是时间,所有的东西都是时间。就像现在社交媒体抢的全部都是你的流量、注意力,对我来说所有的东西就是时间真的是特别值钱。”
“还有就是我查了一下,如果我想把这个爱好进行下去,那我可能会需要买很多东西,我需要一个手工台,我需要去找教程,我需要去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现在生活排的比较满,我势必要为它放弃一部分我的资金,要从别的地方动到这里来。那我的时间上,它这是一个需要静下来慢慢去学的东西,可能在我的表单上面,我还有更多想去在它前面学的东西,比如说我现在开始学油画,会觉得比这个更有兴趣一点。但是我对它也有过兴趣,也是真的做过一些东西,这些是被我放弃掉的。” -
考过心理咨询师三级(现在这个证书已经被取消)
“我曾经就想过要不要做一个个人的心理咨询的这方面,我以前也做过,我在豆瓣上发起了一个同城活动。然后我喊陌生人过来,我们坐下来喝咖啡,你给我讲一个故事我帮你写下来,做过这个活动,还约了很多陌生人。然后就聊天,把这个故事写了送给他们,他们也很喜欢。”
“为什么会想做这件事情,因为我有朋友会和我说他的感情的事情,25、26岁那会儿我的朋友和我倾诉的特别多,我就觉得我要听听别人的事情。想到就去做了,就发了这个活动,很多的陌生人过来,慢慢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有你的想法很有意思。那个时候慢慢萌生了我去考心理咨询师的想法,也有一点想做,因为在学校里面也可以针对学生,对我的工作也是有帮助的,也有趣,有机会我就去考了。后来为什么不做这件事情,是觉得这个也是一个非常耗精力耗时间的事,你要去听,整个人的精力都在里面。这个活动大概做了8个还是7个我就停了,因为我觉得那个时候对我来说够了,这个量我本身的知识撑不下去再往下走,我也只能作为一个倾听者和故事的记录者。你听到8个感情故事其实都一样的状态,也没有什么” -
喜欢旅游,迷恋异域差异性
“因为每次出去都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你走的越远那个差异越大,就是很迷这种差异性。” -
京都的地铁站,叫GR站 —— 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火车、高铁、满车、行人,高档的、平民的,全部结合在一起,非常和谐、好看。
“你想象德基的本身是一个车站,这些都是在一个车站的基础上,它是一个火车站,然后它还连地铁,它连火车也连动车,也连高铁,也连慢车,它还连地铁。它前面有个广场,是所有的公交在那边汇集,再往旁边走还是一个私人的铁站,全部都在一起,一整个车站做的非常好看。上面还有观景台,往这边看还可以看到京都塔。不管是从美观上实用上,从交通的便捷上,完全综合在一起了。你也不会觉得你在地下,日本不会觉得在地下比较LOW的小店,也没有很LOW的感觉,就觉得好精致很可爱。脏乱差也没有,什么都没有,明明就是吃很街头的东西,但是你也没有觉得脏乱差,我很喜欢那个地方……它能够把非常高档,比较奢华的和非常平民的日常的,和非常现代的,和非常本地怀旧的结合在一起,你觉得特别好,它还完全本身就在一个车站上,这是一个车站,我特别喜欢。” -
民国照相馆
“有一个民国照相馆蛮好的,这个还可以,就是民国风里面搭配一个照相馆,你可以穿着旗袍在那边拍照。我和朋友去南博的时候,就会在那里拍照。” -
不喜欢的体验
- 民国咖啡厅(民国街)。我不是很喜欢,它会用一些很旧的小椅子,它为了还原嘛,装逼还不错,但是坐着不舒服。
信息获取渠道
- 企鹅吃喝
- 大众点评
- 公众号:ENJOY 雅趣
南京印象
-
家乡,从小到大
-
南京太土了,文化休闲娱乐活动非常少
“戏剧话剧很少,咖啡馆也很少,比如稻草人的线,在上海的话有很多,短途、长途都有,但是南京就比较少。” -
对其他城市印象:
- 杭州:“把它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来看,就会觉得很美,这条路很美,那条路也很美,我去过2、3次,所以觉得还蛮好的,还是一个蛮不错的城市,也是浙江的省会,离家也近……它吃饭需要排队,排的很长,我觉得它比上海还要夸张,随便到哪边吃饭都排队,路上很堵,这个是不太适合日常生活的。”
-
包容
- 上海的包容:对外来文化很好包容,并能和融洽与之相处:“差别在于上海的包容,它包容了什么呢,它是那种国际上面的包容。当时我看租界的划分,包括英国人那套和法国人,其实英国人和法国人完全不是一套,不是一个系统,还有本地的上海人。就是这三套系统它能够很好的融合,形成现在新的上海。你走在街上,各种语言的人都有,他们非常好客,每个人都觉得这个环境很适宜,上海包容的是这些方面。并没有被外来的法国的感觉,或者英美的这种,没有被它侵占、占据,但是它本身也在做一些积极的改变”
- 南京的包容:南京话听起来和普通话没有区别,“哪怕街上见到大妈的那种人,或者是那种老头老太小年轻,哪怕讲南京话,你会分钟钟觉得很亲切,因为他是在用最最熟悉的语言讲话,但是你完全能够听懂,不会存在那种你觉得存在生理性的隔阂。”
-
“不存在” “豁达”
“这个话用起来非常广。对我们来讲其实它非常的哲学,怎么说呢,比如我要说今天谢谢你,你一般会说没关系,我们会说不存在;不存在的意思就是不用谢,你用不存在表示不用谢。比如说我不小心踩了你的脚对不起,你也可以说不存在。然后比如我说你今天表现的很不错,这个东西做的很好,我可以很谦虚的说不存在。然后说你今天真的是辛苦了,今天这件事情很累,真的是你辛苦了,我也可以说不存在……就是非常豁达,就是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讲,所有的东西都不存在一样”
“所有的一切,这些都不存在,就是所有的事情。比如说心情不好了,我们会说多大事,不存在。反正有三句话,一时有点忘记了第三句,最那个的就是不存在,很多事情都不存在。比如说两个人像东北人,你瞅啥,瞅你咋滴,然后开始打起来。南京人如果说碰一下,哎呀,两个人可能打起来,忽然发现是好朋友,然后对不起,不存在,就是过眼云烟,很多东西都不存在。” -
南京人性格:稳中带甩,随性,无所谓,不在意,不精致
“你见过鸭子游泳吗?鸭子游泳是不是很稳,下面是拨清波,就是这样,而且就是很稳重带甩,南京人的性格就像洗衣机,稳中带甩,他会甩起来,但是他其实很稳。“甩”就是,忽然脱线一下,很稳的操作忽然皮了一下的这种感觉。南京市就是很豁达,很喜欢吐槽,也不是特别喜欢给自己贴标签。比如你说这个人不精致,这个人可能会不高兴,南京人说随意。你要夸他说这个人还蛮甩的,他觉得在夸我,但是也会有人不高兴。但是一个正统的南京人是不会不高兴的,就是很多东西都无所谓,没有那么在意。”
“不精致,但是我们也不鄙视精致,也不觉得自己不精致的状态不好。就是觉得无所谓,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南京也不会给自己贴标签。” -
“南京大萝卜”
“很多东西都无所谓,呆呆的,很多东西也没有特别上进,也没有看这个不爽,看那个不爽,就是呆呆的,开心就好,吃的好喝的好,就是这样。”
南京人群及消费趋势
-
“消费还在买房买车这方面,大家都一样,但是其他的比如:经常吃这个、吃那个、看话剧或者看电影,各种玩,其实不是很多……25到30多岁的,一旦毕业了之后,基本上开始工作了,因为工作会很忙,工作肯定和上学不一样,也有压力,下班之后一般干什么,就是回家、吃饭、看电影,基本上就是这三个。也没有其他可以玩的地方。”
-
对新进潮流文化的态度:不存在,无所谓
“我不存在,对我来说没有感觉,我不会特意的去分辨,它对我来说不会特意分辨是非南京的还是南京的,这个无所谓。” -
外来人群在变多
“有安徽有苏北,有常州有无锡,也有,但是相对来说少一点。然后还有一些河南的,山东也有,都有。”
项目地印象
- 老小区
项目期待
- 想要湖景或者河景、水景的这种吃饭的地方,南京没有,杭州西湖有很多。
- “更喜欢像老门东那样的,会有一些做的蛮好看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它门东又是老城南的基础上,店和店之间很开阔,中间还可以散散步有一些景观。”
- 停车是很重要的问题
- 民国的外观建筑,不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