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知识卡片,卡片写作

工具的协调

2018-06-22  本文已影响32人  Andrew_LYU
引子

实物需要我们【断舍离】,其实知识管理也是需要【断舍离】的。
知识管理就是管理自己的精神财富。

知识管理的实现需要工具间的协调!

笔记

记忆的【断舍离】

1、精神洁癖
2、精挑细选

各种工具的要求:

1 Q&A笔记软件
安全
多平台
容易检索

2 Anki
千万千万不要在Anki里直接书写Q&A笔记;一定要在别的软件中书写Q&A笔记,作为备份。

3 印象笔记
安全
多平台
强大的搜索功能

印象笔记就是我的「基础库」,里面存放了「干货」+「湿货」;
而Anki是「精华库」,存放的是需要放到我脑袋里的「干货」,没有必要把「湿货」也放入Anki中。

很多素材、事实类的资料,相对是「湿货」的资料,我会存放在印象笔记中,而不是占用我宝贵大脑容量。对于湿货,一般用高光(highlight)就可以了;如果我觉得这段湿货质量还挺高的,也会用Q&A笔记简单拆解、精炼一下,但是不会放入Anki中,只是放在印象笔记当中。

一个内容是否要放入Anki的重要原则:不是当时你记不记得,而是以后要不要记得。

结合上节课的【守破离】

守:要找到值得依赖的经典大师的书籍,老老实实地去学、去记忆。

我们要敢于试错。不要怕吃亏,不要怕出错,不要怕走弯路就原地不动,去记忆实践。做了才知道对错,才知道值不值得记忆,才有改进的机会。

思维导图起到描绘「知识树」的作用,用来梳理知识的架构、体系。思维导图视觉化呈现,一图胜千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所有放入Anki中的思维导图,包括其他图片都要在图片之外,写上几个概括图片内容的关键词。

AnKi知识管理

1、迅速调用知识
2、Anki就像是我随身的「智囊团」,个人的「智库」。
3、「主题研究」是带着问题去研究未知的领域;而「主题复盘」是带着问题去复盘曾经学习过的积累。

在这个时代,问题不是「要不要记忆」,而是选择哪些应该「人脑」记忆,哪些应该电脑存储。

工具协调
Andrew LYU 第16篇简书笔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