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戏最灵的周迅 在这部抗战片里输给了70岁的她

2017-07-04  本文已影响54人  九号放映厅

许鞍华拍出的抗战片,当然烙下的是许鞍华的诗意和沉静。

《明月几时有》讲的是东江纵队的故事。这是香港历史上有名的抗日游击队。

影片一开始,即是东江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指示下,营救在香港的茅盾、邹韬奋、梁漱溟等八百个中国文化界人士。

但这只是电影的引子。

真正的主角是因这一次营救而完成了革命启蒙的方兰(周迅 饰)所代表的东江纵队。事实上,《明月几时有》围绕展开的正是东江纵队的平凡人物。

有勇有谋的队长刘黑仔(彭于晏)智擒汉奸,热爱美食爱穿三件套的文艺青年(霍建华)为国潜伏,小学老师方兰一步步成为革命先驱。

导演许鞍华描绘了一幅庞大的抗战画卷。

虽是抗战片,又和以往的抗战片都不同。导演许鞍华和编剧何翼平都强调了一点:“人们是尽量在不正常的状况下活得比较正常。”所以,你以为的枪林弹雨、喊打喊杀统统没有。

《明月几时有》呈现的是抗日下的常态生活,吃饭、过生日、聚会、婚嫁,正常生活中的元素都有,但它们确实又是不正常的。

着急嫁姑娘,是怕被日军给糟蹋了。这边酒菜刚要上桌,外面就传来轰炸声。

吃饭,是吃着吃着听到外面日军经过马上灭蜡烛;是米桶已然见底,下锅的米一减再减,只为了能多吃几天。

宪兵队晚上的舞会,表面觥筹交错,却又是地下党的交头地点。

平静中危机四伏。

而许鞍华向来不喜欢煽情,所有的悲恸都没有特写,所有情感都是点到即止。周迅最难受的时候,也只是深呼吸,眼圈泛红,走远直至剩下一个背影,才蹲下来哭。镜头也没有拉近,就那么一个小小的背影。

而爱侣之间生离死别,只有一句话:“怕他们看见,我就不抱你了。”

抗日片里最牵动人心的牺牲,到了许鞍华这里,是一声枪响,人倒地;甚至只是一声枪响,都没有人倒地,就被切换了镜头。

留白是她的执念,许鞍华在公开采访中解释:“不要那么壮烈,不要所有人一出来就是一副准备牺牲的样子,牺牲得理所当然、若无其事,我觉得是更感人的。”

她克制,沉静。所以,久石让的音乐成为全片情感的出口。

影片中,也近乎是全明星阵容了。即使是一两个镜头的,也有黄志忠、鲍起静、唐宁等人。而周迅依然那么灵,她读茅盾的文章: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包括许鞍华和何翼平在内都不相信有人能对着镜头念这样的诗,但周迅做到了。她坐在茅盾面前,念得特别好听。只要你听到,就会知道,那就是读诗的声音。

但最出彩的却不是周迅,而是周迅母亲的扮演者叶德娴。70岁的她,在银幕上每道皱纹都是戏。


这也正是《明月几时有》被很多人认为不知道怎么评价的原因。它的确是质地上乘,但也太松散,好像一拳打在棉花上。

症结就在于群戏松散。影片的最高潮本应落在叶德娴扮演的方母——她本是一个市井小民,却最终在国家大义面前扛起了气节。这个角色前前后后已经在剧本的铺陈中有最多的人性描写,本应显得有些不一样,却又只是在全片配角中消散。相反,周迅作为理所当然的女一号,又欠缺了一点什么。

许鞍华在处理群戏上出现短板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黄金时代》就引起过争议,她最擅长的始终是《桃姐》《天水围的日与夜》那样的以点带面。因为有主心骨,才是最好的许鞍华。

然而,永葆诗意和沉静的许鞍华,拍出的《明月几时有》,当然是值得一看的。不激烈,不震撼,不代表就不动人——她已经抓住了历史的精髓:

正如历史里,那么多的先辈付出巨大牺牲,又只是归于长河,寂静无声。

但,那全是英雄。

撰文/九姨没有太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