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世界》读书笔记
很久没有动笔了,不知道能写些什么,又能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多少。
想看《美丽新世界》是因为以前在书单看到推荐的时候,所以把它加入了我自己的书单,但是后来就把具体的内容给忘掉了。在读完《1984》之后,看到书评中有人把这两本书对比,说奥威尔担心我们被自己所憎恨的东西毁灭,而赫胥黎担心我们被所喜爱的东西毁灭。这句话很有趣,所以突然间就兴起了阅读这本书的念头。
这本书讲了一个未来世界,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在一个瓶子中生长的,在瓶子中的时候,就会有人给他施加各种设定,由此给他的未来分层。在瓶子中以及在婴儿时代所接受的设定即为厌恶花朵和读书,厌恶独处,厌恶家庭,厌恶宗教和艺术,同时又被设定热爱集体,热爱消费,热爱滥交。当权者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社会稳定,通过限定的方式让每一个人感受到所谓的幸福,或者说是一种“被幸福”,从小以来所知道的,所听到的,所看到的告诉了他们一个这样的世界,所以他们把这样一个世界,这样一个世界观当做真理。但是即使是这么多的设定当中,仍然还是会有反叛者。
伯纳德,一个阿尔法,但是却没有阿尔法阶层的高大身体,据说是因为在瓶子里面的时候被注入了低级阶层才会被注入的酒精。没有阿尔法引以为傲的高大身体,幼时被注入的卑劣基因,使得身边同阶层的阿尔法以及低一等的贝塔对他总有一些偏见和指指点点,也正因为这些偏见为他营造了一种孤独的氛围,在热爱集体的设定下脱离了集体,他有一种痛苦感,也正是这种孤独,让他有机会独处去思考一些问题,虽然他们不应该思考。伯纳德是前期就出现的反叛者,然而这种反叛的原因却是来自于对于自身的自卑,所以在有可能掩盖这种自卑的时候,他短暂的逃离了这种反叛。在野蛮人生存地遇到了约翰后,他想到了把约翰作为一个课题带回文明的国度。他的做法让他一度受到了整个文明国度的追捧,他享受到了他以往没有享受到的一种虚荣感,他仿佛与周围的人融为一体了,与这个集体融通为一体了,但实际上呢,这种虚无缥缈的追捧总有一天要被打回原形的。伯纳德是一个痛苦的人,一方面他接受着所谓的文明带给他的便利和某些优越感,但同时他又因为自己的身体缺陷的原因深陷在孤独当中,他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但是,他对自己的想法没有透析和剖析到一定程度,他无法理解自己内心真正的冲动是什么,是对自由的渴望,是对选择自由生活权利的渴望。
赫姆霍尔兹,同样也是一个阿尔法,是伯纳德的朋友,也同样是一个即将觉醒的反叛者。在伯纳德被众人用偏见包围的时候,他是伯纳德唯一的朋友。他是一名情感工程师,他的任务就是制作那些感官电影,香色音乐等等。但是他在进行这些创作的过程中,感到了精神的匮乏,他意识到了这些表达并没有什么意义,甚至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涌动,想要表达出来。他的反叛其实要比伯纳德来的彻底,也更透析,他了解自己的内心,也许他曾经在进行情感创作的时候,也叩问过自己的内心,虽然在他受到的教育中他无法理解这种涌动,但是他比伯纳德更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他才会在野蛮人约翰来之后迅速地成长,最后要求前往一个气候不好,有大风和暴风雨的岛上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他无法理解约翰对于父亲母亲的理解,毕竟在“文明”的国度,这两个词是肮脏淫乱的意思。这就如同如果有人有一天告诉我们,cnm和mmp是需要尊敬和爱戴的,那么我想我们也会发笑吧。
野蛮人约翰,他更像是后半段的主角(前半段的主角可以看做伯纳德),他的身世很离奇,或者不能用离奇这样的字眼,应该是很巧合,他的父亲和母亲(或者说他来自的父体和母体)都是文明世界的人,但是他的母亲却在和他父亲的一次旅行当中被丢在了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他们想法中野蛮人居住的地方。他一方面接受母亲颠三倒四的文明人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接受着来自印第安人的传统的,自由的教育(我们姑且称其为自由的)。在母亲的表述中,文明世界非常美好,没有烦恼,没有痛苦,每个人都只有幸福,人人互相所属,他的内心是对文明世界向往的,但是当他真正的来到文明世界,感受这里的时候,他发现了文明世界的可怕之处,人们并不拥有真正的自由,也并不拥有真正的自我的幸福,他在这里痛苦,他在这里煎熬,最终他决定离开这里,他选择了一个废弃的灯塔,但是他还是没有避开文明世界对他的骚扰,最后他选择了自杀。他这个人充满了悲情色彩,他从头到尾就没有开心过,在印第安人的居住地他因为母亲的原因格格不入被大家排斥冷落甚至孤立,在文明人的国度,他又因为自己的自由思想而被别人不理解,甚至当做一个笑话,他努力地让自己保持自己的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想法,去仇视文明国度的一切,但是他却逃避不了文明世界对他的干预,对他的骚扰。我不知道怎么评价他,我也不为他感到悲哀或者感到欣喜,我无法描述我的感受,也许他也不需要为他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那没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