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兔记之观后感
郑渊洁童话改编小电影《驯兔记》
不了解剧情的请自行搜索腾讯视频
1、第一节课,老师说:
“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课堂上要学会懂规矩。老师说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课堂上发言要举手,老师允许了才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
这些规则没错,但是老师忘了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课堂要保持安静?
因为你大声说话,其他人就听不见老师讲课;
发言要举手,因为是一种安静不打扰他人的方式表白自己有话要说的手势;
需要老师允许站起来你再回答问题:
站起来,你是全班的焦点,你把大家都吸引过来,大家都会把目光投向你;
需要老师允许;因为大家都站起来说谁都听不见谁在说…
这些规则正是保护我们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的权益;
2、老师提问题:
如果皮球掉进一个深坑里,应该怎么把它弄出来?
“用网子捞”。
“倒水让皮球浮起来”
如果这个阶段,如果老师能抓住机会,鼓励孩子们头脑风暴,促进孩子们发散性思维发展该多好啊……有些想法天马行空,没问题,可以再做评估方案的流程啊……(大家还记得第三法中六个步骤吗?可以启发到孩子)
甚至告诉孩子们,那个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寻找这个答案中的思考、评估、决策与后评估;
如果要又快又对,人类比不过机器人🤖️;只要把百科全书拷贝到硬盘,机器人会是最优学生;
3、老师说:老师会不正确吗?
小曼说:“同学们!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不正确呢!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跟老师顶嘴!她多辛苦啊……
这是让老师挺在圣坛上啊,只有神才能保持永远的正确……
老师是人不是神。
试想一下,每一次的发明创造就是对上一代人的超越;不是吗?
我们希望孩子比我们优秀,却不允许他们有超纲思考…这可能吗?
4、小曼为什么变成一只兔子?
是她辨识、并认同了老师对“好孩子”的定义:听话。
听话:就是老师的需要…
听话:意味着,耳朵要长长,专心听别人对我的要求;
意味着,我从别人的肯定中确定我是谁;
我等着别人告诉我往哪里去,听话意味着我的想法、需求不重要;我只需要听话就可以……
听话是一种偷懒,我只管听话就好,不需要为自己思考,也无需为自己负责。
鼓励听话就是鼓励偷懒…
即使家长的建议是正确的,
孩子最终选择了家长的建议,
我也希望是孩子在深思熟虑权衡利弊之后,自己主动选择这个建议,
而不是为了听话选择去做……
这其中的意义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