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管理——向精英看齐,他们如何在纷乱中保持精进。
这节课讲了提升有效性学习时间;如何运用碎片化时间与整体时间和有效对抗拖延症,一起来看看吧。
1.提升有效性学习时间
这节课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心”真的能“两用”吗?然后老师给我们一个实验视频的链接: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M2NDM4NzM2.html
这个实验叫看不见的大猩猩,视频内容我就不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试试,我是属于那看不见的50%。所以“一心”是不能“两用”的。而在同名《看不见的大猩猩》一书中,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六大错觉: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以及潜能错觉。有机会再给大家分享。
“输入”+“输出”型学习模式,这个就是第一节课老师说的,她觉得是学生构建的互助型学习氛围成就了哈佛。你有本事把别人教会了,那你学的东西才真正内化成你自己的。
2.如何运用碎片化时间与整体时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心流”这个词。“心流”理论讲的是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中去,就会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中发生的变化。所以整体时间——整体利用,争取匠人心流模式,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碎片化时间就需要根据学习性质来进行时间分配,大概就是需要连续性思考的偏理科类的和可以到时间记忆的偏文科类的知识,根据碎片时间的长短进行相应的安排。
然后老师还给了一个小技巧:不把一件事做完,留一个小尾巴或是开一个小头。这个就和第二节课说的“碰壁”之后转移注意力类似吧,我们的大脑总是喜欢把事情做完,不把一件事做完就会很别扭,大脑就会无意识地思考,重新开始之后往往创意无限。
3.有效对抗拖延症
对抗拖延症这件事,网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办法,反正最好的肯定是习惯的养成,就不再多说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不知道做什么,其实并不是我们没有什么想做的,而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想要做成的事情太大了,让我们望而生畏,就没有行动力了,所以设定短期、阶段性目标,可以让我们离这个目标不太远,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行动力。
我们的大脑喜欢规律性的东西,所以说对抗拖延症最好的方法是养成习惯。但是想要改掉坏习惯,养成新习惯,就得逼自己克服大脑原有的惯性,万事开头难,行动才是最好的解药。
人都是有羞耻心的,把你的目标,让越多人知道越好。这样就可以反过来刺激你,让你因为害怕丢脸,而开始行动。
这里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小技巧:不用要事优先,把不得不做的事留在最后,逼自己完成,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人说先做难的事情,这样会越做越简单;也有人说先做简单的事情,这样就很容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