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0 如何磨砺我们的交易
一、引言
长期在市场当中进行交易的人,都渴望自己的成功,人们希望寻找到“武林秘籍”的终极之道。它有时候貌似“就在眼前”或“触手可及”,但一次又一次地在眼前跑走或消失。
是的,人们在交易市场当中盈利是非常开心、愉悦的,感觉到自己的强大,预测的准确…….等等,但大部分时间人们面对交易的感觉是”害怕、愤怒、灰心丧气、焦急、失望、背叛甚至后悔……..”。
是我们智力有问题吗?是不是需要更努力?是不是一些人天生的特点在交易压力下更显得轻松?………
二、赢家与输家的思维结构
多年来,我和这个行业一些最优秀的交易者沟通过,也和一些最差的交易者沟通过,也曾经把一些最差的变成了最好的,可以明确且简单地给出最优秀的交易者与其他输家的分别之处就在于----面对交易时,他们的思维结构是不同的,最优秀的交易者懂得保持“交易思维的一致性”
在交易市场当中,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人“一致性”的赢家及 “一致性”的输家。
最大的“一致性”的输家人群,基本由一些高智商的人们组成:医生、律师、工程师、科学家、首席执行官、富有的退休人员和企业家等,在自己的各行各业当中人们表现的非常优秀,但他们的“自信、坚毅、果敢”等等的优秀特质,往往在交易实战当中却成为自己最大的思维掣肘,还有就是这个行业大部分的优秀的分析师,他们或许是您能想象得到的最差的交易者。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的一点是:聪颖及优秀的分析,肯定能有助于成功。
但是,大部分失败的原因在于人们没有区分清楚:分析与交易、预测与预判、盘前静态分析与盘中动态跟踪,它们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交易的思维有时候是“反人性”的,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往往会“反感自己的行为遭到否定”,这是人性使然。当“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信息”之间产生分歧时,我们往往便会感到非常地痛苦。为了逃避这种痛苦,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行为“正当化”,“我是正确的、智慧的”。这种现象在交易失利时出现的频率会非常高。
当人们按照自己目前的判断逻辑进行交易时,即使被套,也很难承认是自己判断的失败。另外一方面,从赢家那里学习的交易方法,若连续几次交易失败的话,我们会习惯地说“这个办法行不通,我被骗了!”,之后,就是不由自主的在将自己个人行为“正当化”的模式下,即便是失败的模式,也会惯性地回到自己习惯的判断逻辑当中进行交易。------这也是佛语所言的“业力”。
优秀交易者们的”业力”又是什么呢?
三、交易一致性的原则:
不论谁在自己的领域当中有多优秀,只要是交易者,在实盘当中无时不刻地面临“恐惧害怕”和“贪婪轻率”的两个因素的影响(除非自己有无穷的后备资金来面对亏损)。进场出场之难,难于自我以上的两个心理障碍。
“贪婪与恐惧”永远是交易的绊脚石。
过多的预测与猜疑,往往会让交易者变成一个胆小鬼;没有任何防范的贪婪,却又让交易者成为一个不要命的赌徒。
不能因为预测与猜疑而胆小---用思维策略去应对;不能因为贪婪而赌博----要学会控制好仓位重心,顺水行舟一般去交易。
行情是鲜活的,预测行情永远都是猜测,即便我们进行顺势环境下的“不测而测”,它也可能对,也可能错…….但是不管行情如何变化,我们自己要有对策,必须要给出自己几个应对策略。
要应对市场的鲜活,从两方面着手解决:
1、 策略:懂得市场的波动规律(为何需要学习正确的技术分析),才能制定好跟随趋势和防范风险的策略。
2、 仓位:控制好仓位,满仓进/出,很容易让交易者的心在贪婪与恐惧中来回摆动,心态就会不好,小仓位顺势心态自然平稳。
优秀的交易者们在自己进场之前就做好了可能出现多种结果的不同方案计划,即在科学的进场点得出的同时,也充分评估了未来可能的利润空间和风险损失的空间,并且非常明确风险或利润发生的概率。
在成功的交易者们的思维结构当中,会将“亏损”当做自己“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保持良好心态的前提下,告知自己要坚守科学正确的交易原则,根据客观性原则来交易,即等待信号、关注信号、看见信号、接受信号、相信信号,执行信号,还有最关键的是执行信号之后,实际走势的健康程度,来执行自己资金管理的八字方针,即何时合理地进行仓位的“加、减、进、退、轻、重、缓、急”。
交易市场当中的理论多种多样,交易模式、手法更是是千差万别。投资者会经常体会发现,有时候入场,账户盈利飞快,而在有大多数时候交易入场之后,行情左右摇摆不定,甚至行情出现与预期的反方向走势。那么,自然地投资者应该选择哪一类交易信号,长此以往地交易,该类交易信号更好、更稳定、盈利幅度更大且止损位置更稳定等,也需要投资者不断的总结、优化以及磨砺这类具有优势的交易机会。
“恐惧源于对未来无知、且无法控制”。交易当中的最大的恐惧是来源于对未来价格运动的未知。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最关键是当我们错了,怎么处理这个错误。无法把握那些迷茫的事情,才会造成交易当中的恐惧而亏钱。
而当我们有能力控制这一切的时候,交易就成为一个非常简单的概率问题。按照优胜概率、抓稳定的机会去交易,没必要去担心未来了,实际走势一旦出现不好变量,依靠止损,并且你设置的关键止损位置无非是为这笔交易购买的一份保险,用很小的保险来买一个大波段的利润,防止出现更大亏损,这时候的止损就变为交易正常成本的一部分,我们自然就不必要为某一次小的止损而难过。
当我们看到机会是优势级别 优势趋势下那些具有价值的交易机会,同时在下单后,走势变化当中每一个造成风险的变量,自己心里还非常清晰地知晓它的运动规律,你的交易模式是非常稳定的、长期盈利的,那么下单交易就不用再担心什么,自己仅仅是执行交易计划而已。
这就是一致性且稳定性的交易原则。其中如何选择优势机会、优势级别、优势概率且止损稳定的交易信号入场、入场后如何进行有效的跟踪,这才是学习交易技术工具以及技巧的核心目的所在(系列分析工具以及技巧课程的配合,咨询:jzdyzswx ,全年28节网络授课以及全年微信群实盘磨砺/每人1万)
对于一些人而言,让自己持续一致性地按照一个逻辑进行交易是一种痛苦。但太多的事实证明没有统筹计划的交易者是难以准确而系统地控制风险的,这也是多数人失利于的原因。
市场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只有一个买入和卖出,但是它又是无比复杂,复杂到任何理论都只是一家之言。
我们会看到优秀的交易员重来不会跟任何人去争论多空(除非特定场合的需要),因为他们懂得敬畏市场、懂得市场的鲜活演化与分类,在人们无尽地争论当中,人家自己随行就市,可能已经默默地完成了一次或几次自己交易级别的的生死轮回。
市场的价格运动貌似“熵”,实则有它的自我运作内在规律。
我们时时关注它,反而有时候会看不清楚这个市场。当然,每天晚上的复盘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最好是固定时间段来做。不要认为这个不重要,其实这才是交易的长久之道,准备终身做交易的朋友,一定要关注这个问题。要能做到心无旁骛
忍受众多的利润模式从眼前飞过,
忍受无数的读书笔记
忍受无数的交易日志交易心得变成废纸
忍受自己从滔滔不绝变成沉默无言
而直至最后,恍然彻悟:原来交易技术只是平淡无奇的东西………。
这就是优秀交易者们的“业力”。
投机就像山岳那么古老。今天发生的事情以前发生过,以后会再度发生。这就是交易,不要总以为赚钱的人有什么独门秘籍关着门数钱。能抵御无时不在的诱惑而恪守自己的信仰,是赢家和输家的唯一区别,其它的没有任何秘诀。
未来的行情谁也无法精准预测,我们唯一用到的东西就是规则-----“一致性的交易规则”,它让你站在这场概率游戏的大数一侧。所谓一致性就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按照自己的规则做:行情和外界对你毫无干扰,除非出现了规则内大幅度的亏损。一致性的定义就是只要你坚持自己的,不被别人和行情的一时迷惑所左右,市场就迟早会奖励的。无论是策略还是计划,一旦执行就必须严格执行,因为只有场外制定策略的时候你才处于相对的客观,一旦置身场内你就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执行既定的策略。
学习交易的四个阶段、两个台阶:
四个阶段:
1)“无知无畏”阶段:
从不懂到开始了解市场规律,该阶段最喜欢“技术分析预测”
2)“阅遍天下武功秘籍”阶段:
当我们学到了太多技巧时候,冲突就来了,你会变得胆小畏惧,反而交易远远不如以前。这个时候往往出现学会了无数的技术方法与技巧,自己反而亏了交易,因此,在这个阶段进行选择性地学习变得非常重要。
3)“开始盈利”阶段:
懂得级别、各级别当中各种盈利模式、实际行情的动态控制等。
4)“突破自我(信仰与屠魔)”磨砺转型阶段:
“屠魔”是指需要我们需要净化自己的交易思维,不去贪婪各种“武功秘籍”,维护好自己稳定盈利的模式,它是保持长期交易稳定的重要基础。
“信仰”是指不断进行强化/稳固,真正实现保持长期稳定盈利。
需要跨越两个台阶:
1)掌握正确的分析能力;
2)进行真正的交易;
最终要跨越第二个台阶,方成正果。前者是打基础,后者是基础知识的活学活用,真正的交易要跟随走势的鲜活变化进行动态的控制。
交易并不是简单的分析,是要根据实际走势的鲜活变化,不断地动态调整原来所制定的策略与交易流程控制,而不仅仅是呆板的事前分析以及预测。
实盘当中每种走势会以什么样方式展开,走势是否健康。什么地方是关键地方,后续大概率会如何演变….等等,这些动态的问题做出了预案对策---这样就形成了应对不同走势图分类变化的策略,而接下来事情就是等待市场的走势的分化,因为我们已经提前做出了行情分类的预案,那么实际走势它出现哪种分化的分类,我们就按哪种预案对策去操作即可。而最开始的技术预测则是去解决行情两个极限端点问题。在这个成长历程当中:
悟性高且勤奋,修成正果时间可以缩短,
悟性低再不勤奋,经历历程的时间自然加长。
而成长与磨砺历程的时间是任何人均无法跨越的。
交易实际上需要多用智慧与思维,而不是仅仅依靠技巧;
靠技巧仅仅是一个工匠,靠智慧/思维的策略,才会成为智者大商。
优秀的交易者稳定赢利并不仅仅是赢在技术上,而是赢在对动态策略的正确选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