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六十年(十七)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在美术社慢慢干不下去了,工资低,表舅还总是满腹牢骚,我的父亲也满是抱怨。后来他想靠着某个远房亲戚的关系干点印刷的活,想着赚点中间人的费用。无奈,省里都出名的药厂,就是拿不出那笔印刷费。而我父亲那远房亲戚,却赚得盘满钵满。最后药厂给了一批当时省里比较出名的药抵债,还是舅舅帮忙联系了家里的药店接纳了那批药。
那两年,他一直就想着赚点不用出力的钱,结果基本没怎么赚钱,而我就要上初中了。
后来小学毕业前,父亲说服母亲去了另一个印刷厂,去那里做印刷师傅,还给人家看房子,想着赚两份钱。他让我们大家都搬到印刷厂的锅炉房去住,十几平米吧。母亲到了才知道,其实厂长根本没有正式的说过这个事,对于我们搬过去,也是一脸的懵,无奈木已成舟,也不好赶出去。不过工资人家只给了一份,一个月依然是五百块的印刷工的工资。搬了家,母亲失去了扫街的工作。
在印刷厂住了两年多吧,是我读初中之后搬过去的。读初中我就回了老家。我只知道,经济那么紧张的情况下,那个厂长欠了父亲五千块的工资,那时候是1998年左右。到现在为止,父亲没有去讨债,一次也没有去过。
母亲开始在附近做一些零工。那附近的工作不好找,父亲经常不发工资,而我读初中了。
我小时候以为,我能一直在那边读初中,可是,多于两百五的额外费用,我们已经支付不起了。父亲跟母亲商量,把我送回老家。送回老家,去谁家?能选择的只有我的姥姥家。
我记得,坐在车上的我,心情很惆怅。那时候,我多想自己没有毕业,没有离开母亲。可是,我想上学,就要回家。
舅舅很诧异,因为父亲和母亲没有提前跟他们商量过这件事,就把我送回来。父亲是想让住在姥姥家,他觉得老人在,就有我的生存空间。可是我的姥姥姥爷已经七十有余,我自己心里都接受不了。舅舅舅妈没有说一个不字,可我觉得他们并不高兴,毕竟是要常住,怎么能说回去就回去。
老姨从小就对我好,父亲走后,我提着行李去了老姨家。那时候的老姨,跟婆婆分家,没有自己的房子,借住在大舅家,跟二表哥住东西屋。其实,他们也很难,很不方便,可我心里的直觉就是,除了老姨家,我谁的家也不可能常住。老姨那时候生活很困难,我真是给她添了很多麻烦。
我搬着行李走,姥姥没有拦我。她说,去吧,去你老姨那,然后吃饭回姥姥家吃,你就在那住就行。我心里酸酸的,为了上学我不得不低头。
母亲很久才知道我去了老姨家。对于我去老姨家,她知道老姨会对我很好,但是她也知道,老姨的生活真的是很难。
最初,我是回姥姥家吃饭的。有一次舅舅家干农活,很多人,都是舅妈的娘家人,我不熟,他们也没人搭理我。那个中午,我就去了老姨家。我对老姨说,以后我还是来你家吃饭。老姨说来吧,别两下去了,就都在我家就算了。
姥姥说,那天舅舅对舅妈发了脾气,因为我走了。可能舅舅也很矛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