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也融不进原来的朋友圈你也要不断学习
昨天发了一条和朋友聚会的照片,评论有人说:你搞传销了?
调侃也好,认真也好,我听过三次类似的话了。
是的,别人都是被死亡,我是“被”传销。
最可怕的不过是:即使面对面,却仿佛中间隔着全世界。
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生活圈子,不同的朋友。
学生时代,我们的周围都是同龄的学生,一心只有学习,没有三观的冲突。
拉开人与人差距的就在你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毕业意味着大家站在人生的分叉路口,开始走向不同的道路。
道路不一样,大家就慢慢产生了差异,甚至于三观都开始有了不同。
小学毕业分开后,有些人已经在你上高中的时候抱上了孩子,相夫教子不是你那个阶段的梦想,你明白那些友谊回不去了。
工作的时候,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可是周围有一群不上进还想拉着你下水的队友。你依然坚持做自己,你明白并不能真正融入他们的圈子。
身边的好朋友很想关心一下你的近况,你高兴的说我最近读了一本书,写的特别好,推荐给你读读吧。我买了一个课,讲的特别好,你也学学吧……
她一句“我才没有那时间”把你堵了回来。
很想拉着身边的人一起趁着青春的尾巴还在时再折腾一把,他们却坚定的告诉你我只想安定下来,结婚生孩子。
去年,我开始学习写作,每天会读文章或者听书看专栏,因为遇见了不同的灵魂,于是激动的在朋友圈呼吁。
没想到,见到同学时,被问到:XX问我你是不是被传销了?
我问为什么,因为看我天天太励志,鸡血有点足。
我笑笑解释了一下,也许是朋友圈的表达方式不够恰当。
决定删除部分朋友圈,开始记录自己的成长,如果感兴趣也可以为你提供帮助。
人与人的差距首先是认知的差距,其次是行动的差距。
很赞同吴伯凡老师“盲维”的概念。
过去我们学习总是担心知识的“盲点”。其实盲点不可怕,现在有了互联网,一查就知道。真正可怕的是盲维,整个世界有很多维度你压根就没意识到。
盲点,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而盲维,是那些还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很多人都开始出现了知识焦虑、成长焦虑。为什么要不断学习?因为时代变化的太快了,我们只有努力奔跑才能保持原地不动。
朋友圈不停的更换,也是想要一起进步,而不是相互抛弃。
樊登在奇葩大会讲读书的重要性,谈到自己樊登读书会的创业。
如果听过他讲书,应该经常能听到他在最后谈到自己公司在碰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怎么处理,怎么把方法运用到实际当中。
《孟子》里有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可是这需要达到一定境界才能做到自然的批判思维,取你所用。
用樊登的话回应就是:
总比你瞎想强,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人类的学习主要依靠间接经验,也就是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所有事情都要亲自来一遍,累死也学不完。
读书的人生不一定是快乐的,但不学习的人生一定是痛苦的。
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待你所做的事,也不用刻意去迎合哪个圈子。不断学习,打破每一个成长的壁垒,积累无数的量级,你会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多人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