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以对至亲如此暴躁
“妈妈,我饿了!” 我正在敲电脑的时候,妮子对我说。隔离在家十几天,我和妮子一般只吃两餐,小孩子活动量大,很快就又饿了。
“宝贝你饿了?好,妈妈给你热饭去。” 我马上停下来,态度温和地对妮子说。
不过我这么端正的态度,可不是因为我做妈妈的天性,更不是一直以来就有的行为方式,它反而是在最近的一次我与家人的互动中,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一个行为问题后,对自己进行了一次刻意的行为调整,也就是说,对妮子这么温和的态度,是我新学的。
大概一个多月前,我和妮子在老家,情形也和今天差不多,我正在专注地敲电脑,妮子过来找我:“妈妈,我饿了!”
“你怎么总饿,先等会,等我做完的!一天事真多!”当时我是这么回答她的,而且是非常地不耐烦地。
没过半个小时,坐在桌旁边玩手机游戏的侄子,突然对母亲说“奶,我饿了!”母亲这个时候正在看电视,我放下手里的事,温柔地对侄子说“我去给你热吧!”
这反差够大吧?简直有点打脸的感觉啊!那一刻我突然想,为什么我对侄子可以如此有耐心而又友好,可是对我自己的娃却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一边做着饭我一边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我发现,我长年在外地,平日里是很少能与侄子在一起生活的,他长到15岁,我真正与他在一起相处最长的时间就是这次因为疫情的隔离了,自己对侄子态度如此友好,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希望在侄子面前树立一个“好姑姑”的形象,希望侄子觉得我这个姑姑是个好人。
可是对于我的妮子,我却完全不用顾及这些,我不但没有这么好的态度,没有这么快的动作,更是几乎每次都会先斥责她一顿,然后还要等我自己心情爽了才会开始给她弄饭吃。我之所以可以任性地对她发脾气,任性地斥责她,甚至对她进行冷暴力,因为其实我心里是“有底”的,我觉得她是我生的,无论我怎么对她,我都是她的妈妈,也正是因为我是她的妈妈,所以我不用担心失去她的爱,更不用担心她会对我有什么样的评价。
这种行为反差,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表里不一”,听起来挺阴暗的一个词是吗?
这样的经历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会有过,在对待我们的至亲时,我们最容易表现出的状态就是“表里不一”。比如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一位大妈问路,多半会很温和地告诉她要怎么走才对,甚至可能还会将老人家送到那去,做完这些我们会在心里想“看,我是个善良的人,对老人多有耐心啊!”但是如果换个人,这个人是我们自己的妈妈,估计不会有太多人能做到这个样子的,能耐心告诉路线就已经很不错了,最后很可能还会加上一句“你怎么连哪哪哪都不知道啊!”就差一句“你真笨!”出口了。
平日里我们与父母聊天时,也经常会一语不合就火冒三丈;或者与我们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也会如此,“你怎么连这都不懂?”,“你能不能行了,用不着你来管我的事!”,“你看看你这是个啥?能不能弄个像样的?”可是如果这个人换成是我们的朋友,很少有人会这样讲话的,因为我们要做个别人眼里的“好”朋友啊!
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中,有一个阴影理论,我觉得可以很好地解释我们的这种反差。荣格认为,阴影是我们原始的、不受控制的、动物性的方面在作祟,是人的性格中的某些恶劣品质和其他不协调的倾向,阴影是指一个人不希望成为的那些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对待至亲的样子,多半是我们最真实的样子,是我们不加控制的动物性行为,而对朋友、陌生人则会选择用有意识的那一面,努力做一个正面积极的人,因为我们不怕会失去家人,却会担心失去朋友、陌生人对我们的正面评价。这么说,是不是我们还都挺黑暗的?所以女孩子选老公,要先看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父母的,那个样子很可能就是以后对待你的样子哟!哈哈,有意思吧?
不过,荣格也指出,在阴影中隐藏着强大的转化能量,人需要先看到他,承认他的存在,然后才能转化他,并从中汲取这种力量,从而实现个人的言行合一。那么我们如果愿意真实的看到自己的阴影,然后正视他,正视阴影下我们的行为,我们就可以转化我们的阴影,让自己真正做到“表里如一”。同样,你选的老公要再看看他是不是一直在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嘛!
所以,人有时候舍得挖一挖自己挺好,看得到自己深藏的一部分平日并不愿意看到的黑暗,才有机会转化他,但是切记不要因此而贬低自己,我们毕竟都是普通人不是吗?知道自己会这样做,多半是出于动物的本能,并不是我们有多么的不堪,而且最关键的是看到之后我们就可以选择以后要怎样做?这才是我们不断挖掘自己内心深处黑暗面的真正意义。
比如我自己,自从那次在老家的那一次发现后,看到自己对妮子请求我为她热饭时的暴躁情绪,并反思过后,就开始有意识地让自己做个对娃真正有耐心的妈。至少对于妮子提出热饭的这个请求,我再也没有发过脾气,而是会耐心地问她都想吃些什么,然后马上去做,如果她需要,我还会陪着她一起吃。
这会,我的妮子正坐在我身边开心地吃着夜宵。当然,我也知道,我对她仍然有很多地方会发起无名火,但是我们可以慢慢来,毕竟来日方长嘛!
我们,都可以慢慢来的,慢慢地化解与我们至亲的相处模式,让家真正成为最温暖的地方,让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都真正感受到对彼此的关怀与接纳!
紫钰,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热爱与志同道合的人谈天说地,专注亲子教育、关系沟通、个人成长。公众号:单亲妈妈与娃的365天。一起努力幸福、美丽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