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屌丝少年到油腻大叔】12
上回讲到考实验中学,那之前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区里组织奥林匹克数学考试,我跟班里的两个人一起被报名,我们互相抄了卷子,结果我得了一等奖(或者2二等奖奖状被我扔了记不得了挑好的说吧)。
奖品是钢笔一支,被学弟换走了,最气人的是他给我的时候还告诉我,他把他的钢笔给我了,奖品他自己用了。奖状被校长用了,这个算他的政绩,我当时很想问他能顶借读费的话钢笔也给你,但我看他那大公无私的脸就知道还是别问了。
那天下午,我做了件以前一直做的事,拿石头把他家玻璃又砸一遍,爽。
关于我要考实验的事被广为传送,基本上大家的看法是我疯了,或者有的客观点说我不知道天高地厚,我想了想,天在头顶,地踩在脚下,怎么不知道呢?得,不跟你们扯了,哥要好好学习了。
小学年下半年我基本就是好好读书,跟三个或者四个小学女同学饱电话粥。别说我花心,那时候真这样,她们问我问题,我这个人一向助人为快乐之本,自然愿意帮助她们解决问题。
说到这你们肯定觉得我扯,我给大家讲个我小时候的故事,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当时245还叫18路。
寒冷的风从关不上的玻璃吹进车内,我在窗户边看着窗外的行人骑自行车一会一跟头,心里暗自着急,这不一激动,有只手套掉车下去了。
就见一小破孩以我不能想象的速度奔手套而来,我还在车上,车还在走,我这个着急啊,那小子看我急了转身就跑,我大喊你别跑,这还有一支,说着就把另一只也扔了下去。
当时满车的人都说我是傻子,我却向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心想难道他们不知道要是我不把这只扔下去,我们两个人都只有一支,谁都没法带,我这起码成全了一个人。
后来我看小说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伟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起人甘地先生以前也做过这事,看来英雄是不分国籍的。人虽小却有颗伟大的心,爱人的心。
说起来最大的痛苦就是有个女生总觉得我把所有人给的贺年卡都扔了,只留着某个女生的,后来我不得不总拿给她看说她的还在,弄的我神经兮兮的,这个也算儿女情长了吧。
日子一天天过,终于轮到考试的那天了,爸爸打麻将没空送我去考试,我自己不认识,问我妈妈她说她也不认识。
正好当时借读实验的老厂长的孙子、小厂长的儿子玉儿要去学校踢球,顺道带我过去。进考场之前咱两猫个地方看当代体育,我跟他要巴乔的海报,他说那你得快点交卷出来陪我踢球,我说好,为了巴乔拼了。
当时是1996,那时候的巴乔,就是现在的贝克汉姆,中国球迷心中永远悲伤的蓝。第一科考的是数学,说实话,我也记不得是什么样的题,当时脑子里想的是巴乔。
早早答完卷子,就交卷了,监考老师意味深长的看了我一眼,等我出去的时候家长们还没反应过来我是考生,因为我太快,等我从他们中跑过的时候他们根本没准备好,所以当我开始踢球的时候他们便围了上来,问这问那,球没个踢了,巴乔也没了。
这群家长给我问的直蒙,其实我也觉得他们挺辛苦的,看我爸爸在家打麻将呢,他们得在这站着多不容易啊,所以我有问必答,但我想我并没有让他们满意,因为他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不信我,说实话我自己也不信自己,一个提前这么早交卷就为了张巴乔的海报的人能信么?
而且好像家长一点都不关心这事一样,很多别人的家长都在找我的家长,我心想,你们别找了,一个在家给我做好吃的呢,一个在打第N个八圈。
第二科考的是语文,我知道如果这回不好好的陪厂长的孙子踢球,巴乔可就没了。这次我提前了更早的时间交卷子,为了避免被家长纠缠,我主动告诉他们作文题目,还有就是题很简单,一会就答完了,他们满意了。
我也满意了,我得到了巴乔的海报,他们心里多少安慰了一些,据说报考实验的有好几百人,只招几十个。想到他们中必然有大多数会为孩子而失意,我心里特别难受,唉,多大点事啊,能顶巴乔射飞那一脚?
故事讲到这里基本要讲完小学生活了,我得到了巴乔的海报,顺便得到了实验的入取通知书,可以这个书太贵要9000,学校领导挨个让我去见他们一下,用来显示他们在我考试过程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可惜没一个说给我退借读费的。
那一年我成了全区唯一的一个考上省实验的,那感觉就像镇上出来个清华生一般,正经给我爸爸长了不少脸。
他们高兴了,而我痛苦了,说实话,我当时开始对某个女生产生了好感,她去了147,我看我要后悔是晚了,没法跟她一起去了。
请她吃饭吧,被她拒绝了,她说她不吃猪肉,回族的。回族又不是满族,为什么不吃猪肉?那活的多憋屈啊,对她朦胧的爱在猪肉的诱惑面前退却,我明白在猪肉跟她之间还是猪肉比较重要一点。
后来这个女的成为了我们那群小学同学里学历最高的,看哥们这眼光没,老毒了,一眼就看出她是个人物,可惜了不吃猪肉。
告别了腥风血雨的小学,来到了别人梦想的实验初中,其实我真没觉得这里有多好(因为我无知)。
无知代表了无畏。大概讲下我小学同学的结局吧,我参加了几个小学同学的婚礼,有几个开奔驰宝马的,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车。
他们很多初中没毕业就不念了,大多数2004年之前结婚了,有的2004年有孩子了。我之所以提到这个年份是要说下,其实不管你是70 还是80后,如果2004年在沈阳结婚的,基本都有车有房。
那时候房子便宜,这几年车便宜,所以小学同学自然日子过的不错,更主要的是他们很多人都很牛X,为啥牛X,小学的时候很多人住棚户区,后来政府动迁,分钱的分钱分房子的分房子。
明白沈阳地理的可以看看柳条湖小学附近这块地方,毫不客气的说省政机关都在这里,所以动迁基本上是可这边来的,而我家外来户没他们那条件,所以跟小学同学是没法比的,不是跟一个两个没法比,是跟全部,人家是城里的农民,我是来到城里的农民,差了两字。
再讲下我农村的那些同学,你可能会说,他们总没法跟你比了吧?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当时我花2W托人从农村来到城市,现在我拿20万托人想从城市回到农村都不可能了,为啥?
城市化进城要到我的老家了,他们即将跟我很多城里的小学同学一样,得到动迁补助,房子是房子钱是钱,而我,很悲哀,户口出来了,两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