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友广场散文

《道德经》告诉你:“创新”的秘密!

2022-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张巨哲私域变现商学院创始人

《道德经》说:

道可道,非常道。

规律是可以被掌握的,规律又在发生着变化。

人们一直比较看重和推崇“创新”的能力。

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有了创新,就能推动进步。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

创新表面特征是“去弊更新”,内在是对事物规律的更深层的挖掘。

马斯克被誉为“硅谷钢铁侠”,他在科技上有很多创新,他说自己的创新来源于“第一性原理”。

正是他的这些创新使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他举例子说:大家都认为蓄电池组很贵,一组要600美元,如果大家的认知局限于此,就会很难创造出新的可能。但是你从第一性原理去考虑,电池是由哪些材料组成?这些材料目前市场价格如何?你会发现电池每一部分都是由钴、镍、铝、碳以及一些高分子聚合物,还需要一个铁制的外壳。然后去伦敦金属交易所去看这些材料的价格,你会惊喜的发现,每组电池只需要80美元的本成本。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说白了就是从事物的本质出发。

从“事物本质出发”这几个字很好理解,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十分困难。难的不是智力不够,而是心性不够,人们总是习惯性的以固有的认知去判断事物。

比如,古代有马,骑马能提高运行速度,能够短时间到达一个地方。

那么,如何能更快更远?

那时候人们的经验思维是:找千里马!

人们会通过不断地养好的品种的马,不断地训练马,让它们跑得更快更远。

这就是创新的最大障碍,固定的思维逻辑。

《道德经》开篇就说明了:道可道,非常道。

规律是处于变化之中。

以前农耕时代的确可以通过骑好马,驾马车做到运动的更快,走的更远。

但是,马终究是有它的极限的。

马车与汽车,看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但本质上却是解决了同样的问题:让人有更快的速度,能走的更远。

可惜的是,我们错过了两次工业革命,在机械化进程中一开始就落后了。

但是,智慧的中国人并不是都没有意识到机械的作用。

相传墨子就发明了机械木马。

《论衡·儒增》中记载:墨子言巧工为母作木车马、木人御者,机关备具,载母其上,一驱不还,遂失其母。

后世总是在讨论的这件事是真是假,但是,这里面却有两个非常超前的思想:“木人御者”和“机关备具”,这不就是无人驾驶和机械结构吗?

但是人们更多的是讨论他的母亲到底可能不能丢了。

人们会忽视常见的事物,又在自己的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保持着对事物的常见认知。

这是使人们无法创新的巨大阻碍。

所以,如果要创新,就要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发现其规律。

《道德经》说: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

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一个人可以由“动”变“静”,静能看清本质;也能由“静”变“动”,动能孕育生机。能够掌握这样平衡的人,就不会被固有的思维逻辑和所谓的经验所禁锢,他能在动与静之中不断地找到新的平衡,而这个新的平衡就是事物不断发展中新的规律。

创新,由此产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