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劝吃饱饭还是听人劝失去自我
一天当中有多少的时间给自己思考。早上洗漱完毕,吃完早餐之后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司上班,忙碌了一上午。时至中午,又是午餐的时间,午餐之后休息片刻,下午又要上班了。晚上下班回家,闲暇之余看看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视频新闻。
我们在什么时间会思考,我们给予自己多少时间来思考,思考什么。
有困惑,有事情想起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一种思考,这时候的思考好像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行为。
走过地铁看无数人都成了低头族,人手一手机看的不亦乐乎。有玩游戏的,有看电子书的,有刷朋友圈的,有自拍的,有微信聊天的。
我们有没有必要思考一下怎样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一下,使我们的专业和工作技巧上升一个级别,似乎人们觉得思考像是一个奢侈品,而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填充了我们的业余时间,闲暇之余看个电视剧,听听音乐吧。
也不是要每时每刻都去思考,思考可能会视为一种背叛,思考多了,人生的领悟太多了,会觉得现在的生活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思考的太多,又实现不了怎么办呢?而思考就是为了实现才思考,思考之后实现不了的叫瞎想。
元宵节那天结束工作了之后,已是三点半了。由于家中的有一棵杏树和石榴树上面有一些白色的菌或是虫,想买一些是除菌的药物。卖农药的商店距离市区比较远,需要很久的路程。当时和同事碰到一起,同事说现在已经三点半了,你到人家的商店之后,人家也许就下班了,而且今天是元宵节,人家不一定开门营业,明天再去吧,明天你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我心想她说的有道理,我说,也对,好吧明天去。
转念一想,不对。我昨天已经明确今天要做的事情,我为什么要等明天去呢,商店开不开门,谁也不知道,我的同事也不知道,她也没见商店开门还是不开门。我为什么要听同事的呢?于是我就去了那家商店,虽然很远,在偏僻的农村,但是商店依然营业,还买了一些种子,并问了店主春季马上到了,可以种植那些菜,什么时间种植。还询问了为什么去年的白菜种出来是苦的。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而实际上听人劝,容易失去自我。
有时听别人说什么,觉得很有道理,人家也是为了你好,但没有想到的是建议当中有很多限定,限制我们的行为,将一些本可以实现的目标延后,工作效率降低,以前你一天可以做三件事,可能你会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就做了一件事,反正还有明天。
思考不只是遇到事情才去思考,遇到事情的思考只是一种行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行为,而思考是一种习惯,勤思考才能养成思考的习惯。
当你养成思考的习惯的时候,还有思考的方向,同事说明天做也可以,反正明天你也没什么事,也是思考,这是思考的方向,方向是向哪里的,是高效的还是低效的,是对现实的肯定还是否定呢?
高效的,肯定的思考总会带给我们希望。
一个人的自信的满足,不是一次肯定就可以建立起来的,需要无数次的愿望达成,就像这种小事。有时父母说,我们最近对孩子可好了,也没有批评过他,也没有惹过他,他还是那么暴躁,不和我们沟通,而这种不沟通是20年的低效养成的。
低效的,否定的思考总会让我们慵懒。
心理学研究表明,日常生活中,繁多杂乱的琐碎事,更令我们烦躁不安。当慵懒的习惯养成之后,积压的事情越多,你会从慵懒中烦躁,那个时候,你的某些能力已经不匹配了。你总说孩子还小,需要照顾,当你把孩子放在无菌的实验室里养大,当他踏出实验室就生病了,因他缺乏抵抗细菌的免疫力。
而勤于思考便是人精神上最好的免疫工具。思考也有助于完善自我的人格。
听人劝吃饱饭还是听人劝失去自我 听人劝吃饱饭还是听人劝失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