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给ta一个台阶
暑假班结束了,儿子天天在家上蹿下跳,周四中午我和先生都躺下了,他还在蹦跶,一会儿从我们身上爬过,一会儿跳着坐到我们身上,折腾了一个小时还没有消停的意思。我深怕他睡晚了影响晚上睡眠,也担心不能好好休息影响我们下午上班。于是我把他抱到房门口。
--现在是午睡时间,要么你乖乖上床睡觉,要么到客厅一个人玩!
--不行!我要在房间玩!
说完,挥舞着小拳头冲上来推撞。小娃才三岁,力气还挺大,我几乎招架不住。这么僵持了两分钟,我觉得必须换种沟通方式了。把他手按下,拉着他做到我膝盖上,看着他的眼睛轻声问他。
--怎么了,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吗?
低头不语。
--你是不是还不想睡觉?
--恩。
--那你想干嘛呢?
--我现在不想睡觉,我还想再玩会儿。
--哦,是这样,那你想玩什么?
他抬头瞟到了隔壁房间桌上的英文卡片,说:我想玩卡片。
--没问题,但是得你一个人玩,不能影响到爸爸妈妈休息行吗?
--好!
--那现在可以为你刚才发脾气大人跟我道歉吗?
小人儿跟我道了歉,跑出去拿来卡片。原本我还想如果他又拉着我陪玩、不肯睡觉,是不是要用河东狮吼或者搬出爸爸合力镇压。他一个人在床上用卡片摆了几个造型,我对他的询问也给予了温柔的回应,没想到不过五分钟的时间,便对我说:妈妈,我玩好该睡觉了。然后收好卡片放回原处,回来爬上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为什么两种沟通方式差别这么大?
之前我们双方都是气急败坏,换了种方式简直让我有种如沐春风、母慈子孝的通畅感觉,借用一句话就是Happy child ,happy life。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儿子那么不配合,甚至要动手打人?
一是需求没有被满足。下班回来,我们想到是早早午睡,养足精神下午上班,所以儿子也得配合大人的作息。但是站在他的立场,一早上没看到爸妈了,他只是想和我们腻歪一下,虽然在幼儿园每天12:30准时入睡,但现在午睡实在不是他的第一需求。他并不是真的想玩卡片,也并不是真的要我们配合他一起疯玩,只要能在我们旁边翻来滚去撒个泼就满足了。玩得那么嗨却被我突然、硬生生打断,还威胁要和爸妈隔离,他顿时急了。
二是没给台阶下。前一秒还是爸妈宠爱的娃,后一秒就要面对我声色俱厉的训斥,连点转换余地都没给他。想想自己,如果先生说话态度差,我还能给他摆两天臭脸呢,何况是一个三岁的娃?小孩子都是懂得看脸色的,他早知道你生气了,只是还不知道如何退一步、如何给自己找个台阶。平静下来,心平气和地和他商量,问问他想要什么,而不是粗暴制止,我想只要不是脾气特别拗的孩子,多半会就势下坡、借坡下驴吧。
了解孩子真实需求后要不要满足ta,要不要给他一个台阶?
如果是合理的需求,当然必须满足啊。如果是“不合理“的需求呢?比如约定的睡觉时间到了却闹着再看一本书?比如平时自己走路的孩子,来着要抱着回家?我们自己时不时还想着偷个懒,为什么孩子不能偶尔超出合理范围,提个要求呢?
很多家长认为育儿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规则的建立,对于坏了规矩这件事特别较真,觉得这次我退一步他就会进一丈,之前苦心培养的好习惯从此崩塌,所以有时候难免显得“不近人情”和过于严苛,坚决“不惯这毛病”。事实是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家长的育儿大方向把握好,你要相信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是算数的,偶尔放纵下孩子、偶尔放过自己,无关大小、无关原则的需求适当满足孩子有何不可?退一步海阔天空,给ta一个台阶,也给我们自己一个台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