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96 转载转载

2022-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雨墨2021

清华附中的王殿军校长说:初中和小学的教学如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以下是他的观点:

小学教师不去深入了解初中学生要学什么内容、初中教师是怎么教的、怎样从能力和方法上适应初中的学习需求;初中教师也不太了解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初中到高中、高中到大学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每个学段的教师互相不怎么交流,各自按照课标和教材、按各自的理解去教,也不太关心学生后续的发展如何。这样就导致在内容衔接、思维模式转换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比如在代数思维培养上,小学到初中的过渡衔接就显得有些突兀,不够自然。

要改革中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首先弄明白,数学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是学习数学知识还是培养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毫无疑问应该以后者为重点,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数学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等方面。怎样才能把这些能力化为学生能一生随身带走的东西?

首先,要更新课堂教学理念。传统的教法是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简单思考后,教师教给学生一个以至几个解法,让学生学会并记住这个方法,然后通过习题举一反三加以训练巩固。这并不是正确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师不要越俎代庖,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经历不断碰壁、不断尝试的过程,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这次为了找到解决办法花了半个小时,下次可能只需20分钟,再下次可能只需10分钟,慢慢地,就在脑子里建立起类似问题该如何分析、如何解决的通用思维。当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减少讲授的内容,删去没必要讲的内容,减少机械重复的训练,梳理出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教给学生,有些知识点没必要讲,学生通过自学也能解决。

其次,要改变教学内容。数学是源于生活,然后再慢慢抽象化、概念化的一门学科。学生刚接触这一学科时就教一些程式化、概念化、抽象化的内容,势必导致学起来枯燥乏味。所以在小学的低年段,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讲一些孩子生活中常接触的东西让他们逐步建立数学概念,还要善于用游戏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尽量不要过早地讲抽象的符号,因为对他们来说,从形象到抽象需要有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过渡。

还要重视衔接教育。应在深入研究当下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按照12年一贯制的思路来编写、编排数学教材。教材编写团队成员涵盖面要广,不仅要有专家学者,更要有一线的教师参与。教材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各学段有机衔接、自然过渡,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力。同时,还要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各学科互相整合,互通有无,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