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点滴//一个企业新体制的推行,领导需要如何安排操作?
原创:天涯桀骜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57481/af1dc3f291e3c7a7.jpg)
大家知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制度及流程要根据企业发展阶段进行优化和调整。
但对于企业制度及流程的改变,势必在打破员工原有的工作习惯及模式,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企业短期管理混乱,影响企业发展。
那么,建立一个新制度流程,需要企业管理者如何安排操作,才能让企业员工能够顺利过渡执行新体制,而对企业影响波动较小?
大家知道有一个词语叫“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情自然会成功。
其实作为企业管理者,就需要对企业未来的规划布局“胸有成竹”,能够通过步步为营,厚积薄发的方式,引导员工进行循序渐进地改善、变化,已达到稳定熟悉新模式,让团队最快适应的管理策略。
从精神准备层面,企业管理者要具备耐心面对困难,以及迎接挑战阻力的心态,从内心深处就意识到体制改善不是一日一时的结果,一定是长久的潜移默化,坚守思想的过程。
只有具备这种心态,才能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工作节奏进行,往往企业大的变革,一定是人心所向,一定是“推一步,停一停,适应一下,再进一步推进”。
否则,极容易造成改革中“不破不立”,甚至“车毁人亡”的窘态。
从工作层面上,任何体制的改善,制度、流程的调整,一定伴随着员工行为的改变,这时作为管理者要懂得“改变”的三步骤:“先僵化,再固话,最后优化”。
01 “先僵化”
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格局上要高于企业执行层面,也就是许多的体制改革可能在推广初期,都是不能得到大多数员工的认可,甚至员工会有不理解,抵触的心理,造成制度、流程改变不顺畅。
虽然我们希望大多数员工能够体谅企业的变革,但事实上由于员工个人短期利益的问题,很多的改革并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员工的支持。
因此,往往在改变初期,领导都应该拿出强势执行推广的态度,“一手蜜糖,一手大棒”,思想工作与强力执行并用,才能让改革得以推行。
在改变前期阶段,“没有民主,只有专政”,让推行的制度成为不可动摇的命令,只能绝对的执行,没有商量的余地,让制度流程“僵化”落实。
02 “再固化”
在这一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员工已经慢慢适应了新的节奏,并通过新体制,新制度的执行感受到一些成效,甚至将原有的工作模式渐渐淡忘。
前期领导的强行推行促使员工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固化行为在自己的工作习惯中。
大家已无心思考改变的“对错”,而是条件反射般的执行新的模式体制,这就是将体制的改变通过时间在员工心理形成“固化”模式,建立一种新的平衡惯性。
03 “最后优化”
通过一段时间的固化行为,员工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体制。
这时候,许多优秀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员工必将在新体制中自行简化流程,向领导建议更好的优化方案。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这时就需要沉下心来,“兼听则明”,发挥民主,对新的体制进行全面优化,真正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创新模式。
可以看得出来:在一个企业中,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都将伴随着制度、流程的改善,也都将面对员工的行为改变。
聪明的领导可以让企业改革平稳过渡,让大跨度的创新发展变成“润物细无声”的“水到渠成”,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具有足够的耐心以及“胸有成竹”的工作格局。
因此,优秀的管理者不只要懂得企业的当前状况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更需要深刻熟悉企业实现目标需要经历的各个节点阶段,以及在各阶段需要面对的困难及必须破解的问题,甚至需要懂得企业在各阶段需要让员工跟上企业步伐的停留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