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颗子弹读书青春

尽管被伤害,也要继续爱——《送你一颗子弹》

2017-05-21  本文已影响542人  安之腾

书目:《送你一颗子弹》
作者:刘瑜
类型:人文、随笔
风格:尖锐、幽默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1.

这本书很杂,是生活随笔的集合体,各种主题的文字,本身没有什么太多的关联,但是却很幽默地被作者镶嵌在几个类目里,分别是:

看这些类目,我们就仿佛看着一篇篇学术论文。但其实不是这样子。

作者刘瑜确实是一个女博士,而且是一个留学多年的博士后,骨子里有做学问的严谨,然而又放荡不羁,天马行空,文章不仅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者范儿,反而很接地气。

这本书的语言,淋漓畅快,让人想到鲁迅,却又比鲁迅更活泼;让人想到王小波,却比王小波更通达;让人想起很多人,但又找不出一人可以代替,这就是刘瑜。

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咪蒙的评论,今日,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喜欢咪蒙的人。《送你一颗子弹》会让你找到更高级的幽默,和更爽的阅读体验又不低级。

2.

刘瑜是一个博客狂人,有段时间,她开着四个博客。但是随着读者数量越来越多,她自由舒展的表达也就越来越困难。

无论是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随着关注者的增多,自由度也越来越小。就像我最近,开始删除一些早期勉强可以称之为作品的文字,也是如此的道理。

当表达越来越受到局限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呢?尤其是,你不能再无所顾忌地暴露自己狂躁、抑郁的一面。

“在两千双眼睛面前凄凄惨惨切切,实在令人害臊。再真诚的忧郁或者狂躁,也因为这两千双眼睛,变成了一种表演,以至于你自己都忘记它是一种感受还是一种姿态。”

“它走啊走,从热闹纷呈的欧亚大陆走到荒无人烟的冰岛。”

这个世界“油腻腻”,冰岛是多么地清爽。

我也愿意走入一个冰岛的小世界,可以不顾及别人的想法,尽情地放纵自己的表达。可是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越大的自由,就代表着越大的责任。绝对的自由,就是绝对的孤独。

3.

如果说我最爱刘瑜《送你一颗子弹》这本书的什么,我会告诉你,是语言。

除了王小波,这是第二个我特别佩服,语言通俗易懂,又擅长类比的语言巫师。

“中国的电视剧,无论武打剧家庭剧疑案剧历史剧,都有阵发性嚎啕防不胜防地出现,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之所以喜欢情景喜剧和脱口秀,是因为其中的对话特别聪明,稀里哗啦噼里啪啦地聪明,那小机智小幽默,那线路,那速度,那弧度,那弧旋,那扣杀,比乒乓球冠军决赛还好看。”

每年回家,发现嚎啕的还在嚎啕,劈大山的还在劈大山,韩剧仍然是女主角在第8集打了一个喷嚏,到了第80集才抽出纸巾来。

以上三段,都节选自《谢谢收看》这一篇文章。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她用词的犀利和恰切,也不是我这简单的几个引用就能够淋漓尽致体现的。

这样的聪明和睿智,并不一定产自高密度的生活方式。相反地,刘瑜承认自己的生活密度很低,整日无非就是看书写论文,做学者。

4.

“如果说丰富的生活是红军在与敌人的激战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话,那么我的生活更像是一只骆驼无声无息地穿越撒哈拉。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刘瑜在后记中如此说。

生活需要审视。“没有无聊的人生,只有无聊的人生态度。”

当你困惑自己生活平庸,无从下笔的时候,不要埋怨生活的单调,是你自己缺乏洞察生活的能力。人们往往说,对于写作来说,观察很重要。但真正的“观察”,又能有几个人做到细致入微,鞭辟入里呢?

就算生活如白开水一样平淡,依然有人可以透过不同的心境,体会到人生百态。

如果,你在生活中,同样感受都痛苦焦灼,但又不知其解,可以看看这本书。

你会发现,这是人不可逃脱的宿命。无论是不是文化精英,我们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区别只在于有些人更有智慧,更深刻。

“忧郁、自闭、强迫症、交流障碍、妄想、躁狂、焦虑,这些都是人尚未丧失自知性的几种表现。”

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还有“病”。

这句话,我最初是听乔任梁说的。当时觉得是句玩笑话,没想到后来真的如此。是我们太傻,没有听到这句话背后的悲怆与无助……

抑郁症并不是那个不欢笑的人,那些整日看着很开心,连你都从未想过他也会难过的人,他们往往正在心灵焦灼地活着。

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击中我的心弦。今天推荐给你。希望你能有更多其他的收获。

文|升腾的信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