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爱书之人积习不改?
文 / 董小琳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149/06a800f6dc7fea3d.png)
你看书吗?
你会为了什么阅读呢?
无聊打发时间;
还是要精深专业知识;
或者为了拓展知识面,对这个时代有更多的了解。
也许,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情景下,也会有不一样的观点。
建议不妨就趁现在,把你想到的读书目的,留言到讨论区——
一是,可以在读完文章的时候,再次审视;
二是,没准就能遇到与自己同频的伙伴了。
一举双得,岂不快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149/69a552f422e3c225.png)
我们今天要读的书,名字就叫做《读书读书》。
这是一本选编的小集子,收录了林语堂、老舍、周作人、王力、叶灵凤等24位知名学者、作家的48篇文章。围绕的主题是有关“读书”“买书”“藏书”的诸多雅事。
如果说,在和平的年代里,很多人因为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等原(jie)因(kou),读不了书的话。
书中的大家前辈们,在那个放不下一张平静书桌的年代,仍“不改积习”地读书。甚至留下诸多随笔散文,记录读书、买书、藏书的乐趣,流传至今。
也算是一种“本性难移”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149/0da6f811d74ab650.png)
窃以为,自己算是一个刚入读书门的小学生。但对这种执着,感受已然相当真切。
无论在哪里,只要带着一本书,就能心安;
临睡前如果发现一天没有看书,就会感觉缺了点什么;
读得多了,就自然想把思绪记录下来;
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们。
你是否也有这些“症状”呢?
来,握个手吧~
积习难改的那些人
雷海为,一位平凡的外卖小哥。
《中国诗词大会》之前,你肯定不认识他。
在第三季的冠亚军对决中,他击败了北大才子彭敏,赢得了总冠军。
一夜成名。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149/4485c91020a46ff9.png)
如果说读书环境不好,恐怕没有人能比他更艰苦了。
终日奔波
随时抢单
送餐路上不能停
怎会有如此深厚的诗词基础?
相信你已经想到了答案:
随身带着一本《唐诗三百首》;
利用等快递、送快递的碎片时间背诗词
日积月累,最终成就了夺目的胜利。
这个场景实在是太熟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149/9e78b25de0179554.png)
无论说到哪一位成功人士,都是用点滴的积累,一步步铸就辉煌的。
但,假如让你也随身带一本诗集会怎样?
恐怕比不上伸手摸手机的次数。
为什么?
形式上的模仿,是无法掩盖兴趣上的匮乏的。
读书之乐在哪里
因此,我们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
你为什么要读书?
在书中的第一篇文章——《随便翻翻》中,鲁迅为我们区分了两种读书:
一种是看非看不可的书籍,必须费神费力;
另一种是消闲的读书——随便翻翻。
前者目的在于求知,后者意在消遣。
你是哪一种呢?
又该如何判断,哪一种更好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149/8e2ab5195e1b92db.png)
个人认为,融合二者的,为最佳。
还说雷海为。
作为送餐员,背诵古诗一定不是职业需要,更谈不上“非看不可”。
但如果用“消遣”来衡量的话,他的付出又未免过于用力。
否则,也不会有傲视全场、力压群雄的魄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911149/b70f43d7b552c67a.png)
如果,我们能从阅读中,体验到:
获得新知的成长;
大开脑洞的奇遇;
不敢苟同的抬杠;
这就是我的共鸣。
那么,读书就已然成为了人生的一大乐事了。
正因为有了乐趣,才会变得其乐无穷。
也才会在战火纷飞、日夜奔波的环境中,仍然“积习难改”地依赖着书籍。
你们的生命是比我长久的,我的骨化成灰、肉化成泥时,我的神魂是借着你们永在。——《沫若文集》七卷
—END—
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写作的小琳
如果感觉文章对自己有用,请留个“喜欢”再走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