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与“震畏四知”
2022-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如是如来
此心光明
王阳明临终之际,弟子问其有何遗言,王阳明用手指着自己心口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二十八晚泊,问:何地?侍者曰:青龙铺。明日,先生召积入。久之,开目视曰:吾去矣!积泣下,问“何遗言?”先生微晒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倾之,瞑目而逝,二十九日辰时也。”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正确的解读意思是,“我的心已经像铜镜一样打磨的光亮,世间万物都可以照射清楚,已经没有什么需要多说的了。”
震畏四知
东汉时,昌邑县令夜间怀巨金贿赂杨震时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结果杨震断然拒绝贿金,维护了自己的清白人格,因此才有“震畏四知”一语。
《后汉书·杨震传》:“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 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又《传赞》:“震畏四知。”后多用为廉洁自持、不受非义馈赠的典故。《隋书·韦世康传》:“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亦作“ 四知金 ”、“畏四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