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过往...成长励志简友广场

《小欢喜》中的家长在遇到孩子挑战自己权威的反应 都对吗?

2019-08-12  本文已影响44人  凤栖梧001

《小欢喜》各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各自的问题,里面有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孩叫方一凡,他的母亲在教训她的时候,就是不停的说教,做思想工作,有效果吗?

这样方式对于今天的孩子已经不适用了,剧中那么大的孩子只会选择他想听的听,过多的是说教,只会让孩子更反感。

当今的孩子出现的问题,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要比过去要严重的多。

孩子不再是父母说什么就听什么,他们认为不对的,他们就会说出来,或者不说,家长让做的也不会去做。

3、4岁的孩子都会因为一件事跟你在那儿讲“道理”;

外出在餐厅吃饭,孩子吃完饭就,在餐厅内来回的跑,父母怎么说就是不听,还有直接踩在餐厅座位上,疯狂摇摆的,让家长坐立不安

父母越说怎么做,孩子越反着来,家长就越生气,就越要说孩子; 

家长对于自己的“熊孩子”,开始越来越头疼,越来越手足无措。

今天的父母觉得如果还用老一辈的观念管教孩子,已经行不通。

不论家长怎么说孩子,怎么“处置”他们,孩子依旧如故。

为什么?

《孩子挑战》是由美国儿童心理专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撰写,是一本写在几十年前的育儿书籍,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被书名吸引,只是寥寥翻了几页,便被书中内容吸引全是满满的干货,没有废话。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过去与现在的社会环境、观念不同

今天的家长,面对社会、工作的压力,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如何与同事相处,如何升迁、加薪,如何还房贷,自身充满很多不确定因素,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思想不成熟,社会缺乏道德规范、健康的价值规范。

成人似乎从来没给孩子做过好的榜样!

在过去,大人们总会说:“照我说的做,”孩子们不允许表达自己,所有孩子的行为规范都循规蹈矩。

但现在社会环境变了,社会倡导人人平等,这我们都会说,可真正去做,又有谁真正明白这对于孩子是什么。

平等对待孩子意味着什么?

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在过去,就是一家之言,只要一家之长比如爸爸或者妈妈说了话,家里其他成员都不能再反驳,都得按一家之长说的办。

这样的情况在现在这个社会已经越来越少,这是今日社会发展的基础,虽然人们知道这件事,却对此理解的不够透彻。

平等,处处都在平等,那大人与孩子之间是否也存在平等呢?

当然得有。

只是,大人似乎对这种平等关系,不太认同,不愿承认,甚至有种深深的不安,开玩笑,我怎么能听孩子的呢?

我说什么孩子就得听! 家长很容易否定这样的平等关系,在他们眼里,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笑话,他是我孩子,他就必须听我的,不然他听谁的!

这就是对平等这个概念没有更为深层的领悟。

所谓平等,并不是完全一样。而是首先承认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从“独裁社会”过度到“人人平等”,已经得到教具界广泛的认同,不过还有很多人困惑不已。民主这个理念如何在家中实际操作和运用呢?

如果在家中,每个人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顾及他人,家里会成什么样?

民主包含自由。

自由包含有条件的限制与责任。

对于给予孩子自由的真正意义

自由不是放任不管,什么都听孩子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天哪,那就真养成了“祖宗”!

当今最让人头疼的是,父母在家中给予孩子无限的自由,结果让孩子渐渐变成“小霸王”,父母成了孩子的仆人。孩子有着为所欲为的的权利和自由,大人承担所有的责任和义务。

这让我想起上次书评中提到的案例,那个11岁的自杀的孩子, 父母亲手赋予了孩子各种自由,唯独没让孩子学会独立,承担责任,让孩子一气之下,做出自己根本无法想象的后果。

清晰和明确的界限,会给人安全感,让人们清楚自己在结构中的位置和职责。否则,孩子将感到无所适从。即使孩子不断努力,想要“找寻自我”,找到自己的价值,却始终没有方向。

想想,我们听说过,自己遇见过的孩子,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目中无人,却依旧不快乐,这就是原因。

用心了解孩子

现在的家长由于自身压力大,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多,家长只是追求孩子的成绩,并没有花时间去真正的了解孩子。

总觉得跟孩子除了学习,没什么可聊的。

那你就没有认识到孩子跟大人一样,他们在学习之外,也希望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兴趣,也希望大人能跟他们聊聊自己的兴趣,只可惜家长除了关系学习成绩,并不关心自己孩子,对体育有极大的热情,热爱写作这类家长根本不看在眼里的爱好。

我的一个发现,我俩从幼儿园就认识,他学习一般,可回回小学体育比赛次次拿名次,他跟他妈说他想上体校,可他妈就是充耳不闻,那个时候,他对他妈就有看法了,上了初中成绩更是一般,他的父母为他的成绩操碎心,操碎心又能怎样,成绩还是一般。

他的妈妈总以为他的孩子学习不好,就是脑子笨,不知道的是,在他跟他妈说完他想上体校后,他妈不同意的坚决态度,深深影响了他,让他更厌恶学习。

凡事儿怕用心,你用心对待工作,为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倾心倾力,你的领导看在眼里,自然对你另眼相看,会给你应有的位置或奖赏。

对待孩子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不能花些心思呢?

当孩子不想跟你沟通的时候,成绩下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是自己无意中说过或做过的什么事儿伤害到孩子,让孩子用学习来报复呢?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自己的目的,都是朝着某个目标前进的。

如果你直接问孩子,他们为什么成绩如此不好,到底在想什么,想要什么?

就像《小欢喜》剧中方一凡的妈妈,一直在等孩子回来,要跟你孩子倾心交谈,得到他想要的答案了吗?

孩子们也许知道答案,可他不会说,也许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自己这样子,早就把自现在的自己当成习惯适应了,至于形成习惯的原因,也许自己也忘了,也许自己也不知从何说起,或者,觉得说了也没什么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父母不会为此做出改变,那说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孩子们会观察生活中的一切,从观察中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据此找到行为方向。当在行动中遇到障碍或者困难的时候,他们要么调整自己的步伐,要么放弃。

也有时候,当孩子们面对自己的不足,他们甚至会发展出自己的优势(也有可能矫枉过正)。

了解孩子一定不只是看到孩子今天的行为,还要看到他一直以来的行为,孩子行为为什么会最近有些反常,这种反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一定要看到更深层的原因,对于已经出现反常行为的孩子,说教对他们已经没有意义,你必须找出原因,才能纠正他们现在的行为。

 

错误观点

在我们今天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用着我们的父母老一辈用在我们身上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今天的孩子已经不适用了,书中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育儿观点是我们需要我们今天纠正的。

过度关注:

妈妈在家办公,孩子总会不由自主的凑过来,让你跟他一起玩儿,妈妈对孩子说,过一会儿,等妈妈忙完的。没过两分钟,孩子又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现在可以了吗?”“再等一下”

没一会儿又过来,寻求帮助,让妈妈帮她拿东西,就这样,孩子乐比不疲的过来找妈妈,妈妈直到忙完工作,才开始和自己的孩子玩儿起来。

这个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他在寻求自己妈妈的关注,让妈妈时刻注意到他,陪她玩,这就是过度关注,过度关注的原因还是想要获得归属感。

受到这个错误目标的指引,孩子会认为只有自己受到关注,才能显示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他会照着这个目标,搞出各种受到关注的技巧和方式,找到让别人为自己忙活的方式。

对于家中的”小霸王”,就是我们对孩子过度关注的结果,什么都以孩子为导向,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孩子不吃饭追着喂,孩子报考什么学校也都一一包揽,甚至什么都以孩子为前提,那你让孩子考虑什么呢?

分清过度关注与适度关注,秘诀在于掌握全局,就事论事,不以自我为中心。

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不是真的需要协助,那你的行为就是过度关注。

跟孩子斗嘴的那一刻,家长就已经输了-避免权力之争

“小明,你赶紧把电视给我关了,不关,明天你就别看了”

“马上”

好几个马上过去了,小明还是没有关电视,父子俩依旧在斗嘴,最终以爸爸怒气冲冲的关掉电视,嘴里还训斥着小明结束。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早都已经过了看电视的时间,可孩子就是不肯睡去,当妈妈第一次同意了孩子晚睡的请求后,孩子就会无休止的拖延下去,孩子不断挑战家长底线,家长也在通过言语挽回自己的权威,两人陷入权利之争,不断的要显示出自己才是最后说话算话的那个。

妈妈被孩子弄得心烦气躁,最后不得不使用家长的权威,给孩子来那么一下,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当家长跟孩子斗嘴的那一刻,家长就已经输了。

为什么?

你真的觉得在你每次对孩子疾言厉色后,孩子变得越来越懂事?

我身边的很多家长都像《小欢喜》里方一凡的母亲那般,不停的念自己的孩子,可我没看见一个给孩子念明白的。这一招已经不适用今天的孩子了。

两人斗嘴,如果是大人之间,就要争个高低出来,大人跟孩子之间的斗嘴,吵急了,目标跟大人之间一样,就是要分出胜负。

权力之争发展下去,大人与孩子都会容易陷入其中,一有问题就吵,早就忘了要解决什么问题,最终一定是强势的父母一方获胜。

孩子表面看起来的屈服,只会让孩子在未来与家长的权力之争中掌握更多玩弄权力的技巧,继续跟家长斗下去,家长也会在其中,发现自己与孩子的争执越来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不像之前跟孩子吵完一次,孩子能听话的时间长一些了。

我亲戚家带着他们的6岁的孙子孩子来我家做客,不知我家亲戚也就是孩子的奶奶跟他孙子说了什么,两人突然就争执起来,孩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我们都想劝,也不知怎么劝,后来奶奶去打孩子,孩子竟然还手,直到看到奶奶凶狠起来,还要再打自己,孩子这才停止还手。只是孩子那个眼睛瞪的啊,心里好像在说:“我就是打不过,我才不在动手的”。

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挑战家长权威时,如果家长当时能控制住怒气,不那么要面子,非要扳回一局的话,这就是给自己、给孩子一个很大的转变机会。

教育孩子就是要孩子知道这件事是他自己不对,要改正目前自己这样的行为,而不是因为这件错事本身去训斥他,这样只能让孩子更排斥自己,更排斥父母。

家长要明白自己教育孩子的终极目的,不是让孩子屈服,也不是要改变孩子做什么,而是让他从心里意识到这件事错了。

当权力之争爆发的时候,家长们一定要对自己说,我不能强迫孩子,不能控制他们,要通过赢得孩子的心,让他心甘情愿的合作。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已经“漏洞百出”的孩子,面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有如此大的改变,也要适应一段时间。

看起来比吼两句花费的时间要长的多,对于孩子来说受益可能是终生。

 

奖励与惩罚的误解

没有哪种惩罚能到永久的服从。

现在的孩子宁可受到处罚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

你没意识到吧?

小萌是个6岁的孩子, 遇到好看的东西就让妈妈给他买,有一次小萌看到奥特曼卡片让妈妈买,妈妈给买了,陆陆续续小萌让妈妈又买了好多这种卡片,有一天,小萌看到卡片还要买,妈妈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坚持说不买,把小萌报回家,小萌回到家,又扔东西,又摔玩具的,一直持续到晚上,爸爸打了小萌屁股,可小萌还是没有放弃,依旧再用哭闹对抗妈妈不给买卡片,无论怎么说,怎么打,都无济于事。

看到没?

惩罚只能助长孩子更强烈的反抗与挑战。

惩罚或者说权威的口吻“你给我挺好,否则你就….必须被相互尊重与合作取代。

孩子在家的地位不再低于我们,要平等对待他们,只是他们缺乏经验,需要家有效的引导。

好的引导者要不断鼓励他的追随者,做出符合情况需要的行为。

这就好像上级对待下属,要有技巧,有方法,让下属心悦诚服为自己做事,而不是逼迫他们做事。

对孩子的奖励,奖到无可再奖,你要怎么办?

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把两个女儿留在停车场的车子里。这样做既购物时不受到干扰。妈妈刚打开车门要下车,两个孩子就大哭起来,妈妈说,你们乖乖呆在这儿,回来我给你们买玩具”。

三岁的女儿问“什么玩具”

“不知道,反正我回来会给你们买玩具”

这是书中提到的案例,是不是特熟悉,当你因为各种原因外出时,孩子不让走,你会顺走说出跟上面一样的话呢?

每次出门都给孩子带玩具,或者再因为其他事情给予孩子各种物质奖励,当有一天,孩子根本不稀罕你的奖励,或者奖到没有什么可以奖励的时候,那时候要怎么办呢?

当孩子发现“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的时候,孩子们会拒绝合作,那时家长会面临比现在更严重的问题。

这就是滚雪球,问题最初看起来不明白,等到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你才意识到这是问题,再去纠正的时候,已经很难了、

孩子们天生都有好行为的愿望,孩子们希望通过贡献与合作获得归属感。

我的孩子刚15个月,我每天都给孩子讲一本画书,里面有几页讲的是妈妈下班回到家,宝宝给妈妈拿拖鞋,给妈妈喝水,给妈妈捶捶背,不知这个绘本这讲了几遍,有一天当我再给孩子讲的时候,孩子竟然走到近前,给我捶肩,这让我特别意外,我只是给他讲,没想到孩子居然明白了,每天听到这里都会走过来给我锤肩,而且有时候还会主动让我就讲这一段,我没对孩子这个行为给予任何物质奖励,我还是给孩子一个拥抱,孩子每天乐此不疲的过来给我锤肩。

可见书上的理念是对的,奖励无法带给孩子持续的满足感,礼物很快就会被外一个礼物代替,孩子会对礼物失去兴趣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教育方法:

利用自然结果与逻辑结果

书中教了一些育儿方法,我觉得最有效的就是下面提到的:

如果奖励跟惩罚无效,那我们如何矫正孩子的错误的行为的呢?

用他们自己做错的行为惩罚自己啊。

也就是书中说的利用自然结果。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上初二第一学期,上学校发现没带课本,我朋友连忙屁颠颠儿的给送去,顺带把孩子臭骂一顿,等过两天再上学,中午想要联系孩子,怎么打电话都不接,急的朋友又去了一趟学校,发现孩子好好的在学校,只是忘带手机,气的我这位朋友无语,又把孩子训斥一通。

如此循环往复,孩子适应了妈妈的模式,妈妈也成了习惯,每当孩子出现问题,就想着会有妈妈过来解决,妈妈虽然训斥,但最终还是帮自己的孩子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换种方式呢?

学生去学校忘记带课本的后果是什么?

会被老师训斥。

那就让孩子被老师训啊,训一次记不住,那就继续忘带,直到自己不想再被老师训或者不想再被老师烦,他也就自己能记住带书了。

孩子回来肯定会抱怨,妈妈为什么没去给自己送书啊,这时候,作为母亲就要心平气和的对自己的孩子说:“晓阳啊,你没带课本,妈妈也为你深表遗憾,快吃饭吧,饭要凉了。”说到这里,就点到为止,不要再去说什么,不带被老师说了,就是教训啊,下回看你还忘不忘了,要是说了这句,那就是把这种这么好的教育机会,变成了对孩子的讥讽,变成了对孩子的惩罚。

当有这种机会的时候,家长要先问自己:“如果我们不插手这事儿,让孩子自己面对的话,会发生什么呢?”

 

孩子到了饭点儿不吃饭,家长死机白咧的跟着屁股后头喂,给家长累够呛,那为什么不试试不去喂呢?

直接结果,就是孩子会在某一时刻饿,等饿了,孩子就会自己来找吃的(当然家里零食要少)等孩子来饭厅找吃的时候,就给孩子说明吃饭时间,过了饭点儿就没吃的,等到下一顿才有吃的。孩子饿个一回、两回也不会有多大影响,不过对于孩子而言,他记住了,到了饭点就得吃饭。

鼓励

鼓励是教育孩子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出现错误行为的孩子根本原因,就是缺乏鼓励。

四岁的彭妮跪坐在餐桌旁,看着妈妈买回来的东西一一放好。当看到妈妈往冰箱里放鸡蛋的时候,彭妮也去伸手拿蛋托,想把鸡蛋帮妈妈放进到蛋托里。可当彭妮要去做的前一刻,妈妈喊住了他,“彭妮,别去动。你会把鸡蛋打烂的,还是让我们放吧,宝贝儿,等你长大点再做。”

妈妈几句无心之语,给彭妮浇了一盆冷水,让她感到气馁,这会多打击这个孩子的自尊。即使是两岁的孩子也能做好这件事。

我孩子1岁多,看我用抹布擦桌子,也拿起桌布学着擦桌子。

孩子有这份心,为什么不放手让孩子做呢?

做的好与坏,是大人眼中的结果,在孩子眼里,他们就是想单纯的为你做事,或者说模仿着去做自己没做过的事儿,就让他们做好了。

大部分时候,家长没有给孩子这种途径和机会看到自己的孩子去做各种尝试,我们也就丧失了看到孩子真正可以发挥优势的地方。

当孩子犯了错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时候,我们要尽量不要使用那些让孩子觉得他是失败者的言语和行为。

不要再刺激孩子,已经考的不好,家长再说孩子笨什么的,只会让孩子更沮丧,更颓废,要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最本质的原因。

一个孩子初一还是年级前二百名,到了初二成绩直线下滑到八九百名,为什么?

他的母亲天天为他着急上火,每次老师请家长,他的母亲就一揪心,不知道是不是又退后了,给孩子不停的报补习班,还是没有起色。

这位家长对孩子除了疾言厉色,急了也会打两下孩子,可孩子的成就就是上不去。

急的他母亲天天上火,嘴里起泡,孩子依旧为我行我素。

不要在对孩子进行羞辱的语言和行为,要注意跟孩子说话的方式,要鼓励,慎用赞美,鼓励是让孩子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赞美只是针对一件事说孩子做的好,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鼓励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就好像健身,一时半刻看不到效果,受益的是终身,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断的给予孩子自尊与成就感。

《孩子挑战》是一本极为实用的育儿实战指南,书中大量的案例给予的建议,可以让家长拿来就用,整本书的核心是要尊重孩子,不要再把孩子当孩子,要平等的对待孩子,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理解他们做的不对的地方,改正现在错误的行为。

本书实践的前提,是先要家长调整自己的心态,对孩子不要颐指气使,也不要放任不管,而是要给予孩子尊重的同时,教会他们自信、有担当、有责任的活着,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不仅仅是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