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之不成熟的父母有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叫情绪型。情绪忽高忽低,突然之间阴晴圆缺就变得不一样。如果你觉得父母的情绪很难掌控,那可能属于情绪型。
第二种叫驱动型。什么叫驱动型呢?就是他跟你的所有互动,只以目标为导向。孩子高兴不高兴,或者这孩子生活得有劲没劲,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承诺考第几名,做到了没有?你每天学习几个小时,做到了没有?他只是通过目标来衡量。
就是父母总喜欢用目标跟孩子对话是很残忍的一件事。假如你下了班回到家,你的孩子跟你讲:“年终奖拿到了吗?是你的预期吗?在你们公司排第几?”你什么感受?你一定会觉得:这个家我根本不想回来。但是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标准就是这样。我记得我小时候考了班上第四,回到家跟我爸说我考了全班第四,挺得意的。我爸说为什么前面还有三个?他就是目标驱动,他不跟你讨论努力、感受、收获感这些情感方面的东西。
第三个,叫作被动型。被动型父母的特点是他们不会主动跟你进行情感的交流,你跟他进行情感的交流,他回避、不说,全部闷在那儿,家里好像永远不谈感情、不谈感受。谈感情、谈感受、谈内在感觉,在这个家里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家里人是不会谈感受的,这就是被动型的特点。
第四种叫拒绝型,他做所有的事都是以自己为核心。其他人做的所有东西,只要跟他没关系,通通拒绝;只要影响到他的边界,通通反对。在拒绝型家长的家里生活,你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感觉,做任何事情都会有特别重的思想负担,就是“我爸有可能会不同意”。当你是一个这样的孩子,你要跟别人一块儿出去玩,要捐款,要干什么事,你都会担心你爸爸会不同意。这就是遇到了一个典型的拒绝型的父母,你做什么事他都不配合,他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得按照我的想法来,否则没得谈。
这是不成熟的父母的四种类型。我相信看到这儿,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流泪了,觉得我就是这样长大的。
这四种类型综合起来,我们要看到所有不成熟的父母共有的特点是什么?我们总结一下。
第一个特点,不成熟的父母是缺少安全感的。因为极度缺少安全感,所以他喜欢支配和控制别人,喜欢用角色来定义人。什么叫作用角色来定义人?我举一个例子。陶渊明家里请了一个男仆,他出门的时候给他的孩子留了一个纸条,说“此亦人子也,请善待之”。这就是不以角色来定义人。虽然请来的这个人是保姆,他是为你服务的,但是你要知道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希望你能够善待他,这就叫作人文主义。
但是如果以角色来定义人,你就会发现,我们见过的很多老人家也是劳动人民出身,但是他对待保姆特别苛刻,他觉得保姆就应该干活。甚至有的老人家会盯着保姆,一直从头盯到尾,生怕她不干活。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保姆,你是我花钱雇来的,这就叫作用角色来定义人。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父母用角色来定义自己的孩子——你是儿子,你是女儿,你是女婿,一个一个的等差像涟漪一样荡开,会让家里的人觉得不公平、有差距,受到了区别对待。
同时,他还不反省。他做错什么事都没关系,他把碗摔碎了没事,但你把碗摔碎了,不行,你就是不负责任。他不会做自我反省,行事冲动、无法忍受压力,即使有一点点压力,他也一定要在家里边释放出来,一定会变得暴躁,然后说那是因为我压力太大。
这些人的统一特点叫作“他们的智慧没有延伸到情感的世界”,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太酷了。小时候我们家楼上有一个老师,他是个教授,学问挺好的,在单位跟别人关系也很好,但是他每天回到家里都打孩子。那时候大家也没有法律意识,认为应该报警或者怎么样。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智慧没有延伸到情感的世界”。但是他外在长大了,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有了,但情感世界是空白的。
还有就是对生活的看法简单、死板、僵化。生活就是这样:你是我的妻子,你应该做什么;你是我的孩子,你应该做什么;你是我的员工,你应该做什么,全部是僵化的。他不相信这些人是一个“人”,可以有不同的变化,他不接受生活中出现这样的变化。
然后,他还钻牛角尖,用肤浅的逻辑来抑制情绪。“不许哭!你要控制自己!”他用肤浅的逻辑、非常简单的东西来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他控制别人的主要手段,就是恐惧、内疚、羞耻感。我们讲过一本书,叫作《母爱的羁绊》。你去把那本书的留言区打开看一看,就能够看到多少人经历过这种血泪的童年。或者有的人离了婚以后,被全家人排斥,说你不许再回家等等。这都是用恐惧、内疚和羞耻感来控制他人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