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鞅变法(五)

2018-08-08  本文已影响8人  砚倾茗

卫鞅把法律拟定,一切准备充分,就等着实施了。不过当时卫鞅担心的一点就是,秦国人民不信任嬴家政府,在这之前秦国被其他国家看成是蛮夷,当年秦襄公被封在西边,周平王许诺他,能往西边打下多大的地方都算是你的地,秦人先祖们经过几代人的浴血和无数人的战斗,才在最靠近游牧民族的西北边得到容身之地。在这个过程中,秦人也就变得特别好斗,在中原和山东人民的眼里成了野蛮人一样的存在,不跟你讲诚信只看力气。对于平民,秦国政府这些贵族也是不讲信用的,他们怕政府,也不相信政府能给人民公平,自然会对政府的法律只有畏惧没有遵照法律去跟贵族讨价还价的胆子。

卫鞅在实施变法之前,仍然需要做出一件事让人民愿意相信政府,否则变法就进行不下去。这个故事叫“徙木立信”,某天卫鞅在南门放了一根三丈的木头,贴告示告诉人们,谁要是能把这木头挪到北门,不关你怎么做到的,我都奖励你十金,人民只是觉得这个新来的官奇奇怪怪,也不敢一下子就信他,于是没人敢动,甚至害怕他是故意设个法子来戏弄人的。卫鞅一看没人报名,于是提高奖金到五十金,这下大家更搞不懂了,不就搬一根木头,能给我五十金那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这时候人群中站出来一位壮汉,心想万一这当官的说的是真话,那我能得这么多钱多好,哪怕是骗人,我力气大搬木头也算活动筋骨。这个壮汉照卫鞅说的去做了,卫鞅就给了他奖金。卫鞅如此做来表明政府从现在开始会守信用,再也不会骗人了。经过这番,变法才开始正式实施。

面对一群不相信政府,甚至畏惧害怕政府的人民,想要以政府人员的身份去开展一项需要人民信任才能进行下去的活动,或者是实施一套新法律,是特别困难的。人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相信政府能说到做到,心里想的就是政府又是在搞新的欺骗手法,甚至连政府每一句话的一个字都不愿意相信,更不敢去跟政府保持平等的姿态,如此的国家,不是人民水深火热,而是政府成为了人民眼里的毒瘤。要帮助这样的政府重新树立信用,岂是立起来一根木头就能做到的,立起来一根木头让人搬给人奖金,就是告诉人民,我以后会慢慢改变,会让政府和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只是这个开头实在是太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