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物一定具有倔强的生命力(草)
各位亲爱的蜜友,大家好!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美好的事物一定具有倔强的生命力》。
有时在想,人生真的很奇妙。原本我的世界里没有生命化教育,没有张文质老师,没有《奶蜜盐》,没有夏莹院长,更没有教育行走的《奶蜜盐》翻书舞。而现在,这一切都成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且融进了思想里,也融进了意识里,这有我的表达里。
已经不记得是从哪儿听到《奶蜜盐》的,后来朋友送我一本,只知道是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很受读者欢迎,但并没有往心里放。再后来,我有一个朋友,是幼儿园园长 ,很有想法,也很有教育情怀。她组建了自己的家长共读群,邀我入群。共读的书就是《奶蜜盐》。由于对《奶蜜盐》的初步认识,我想干脆参与她的共读,借机倒逼自己一下,坚持读书,共读有声有色,形式新颖,很有仪式感。
对于我,那时的读书也仅仅是读书,每天用荔枝微课读10页,以音频的形式到群里打卡。说真心话 ,读下来的时候,有认同,有想法,但感觉草草的,不透彻,也不深刻。
真正认识《奶蜜盐》是在教育行走听俞剑老师的分享,知道她作为一校之长竟组织妈妈级的舞者坚持共读《奶蜜盐》,她的老母亲74岁也成为共读者,被书滋养,改变老年性情,参悟人生,乐高生活,还参加全国银发速读。当时夏校在下面打下一段话:“每天的共读,品读,深深的爱,淡淡的美,让我们把坚持变成习惯,我们从自己读到亲子共读。夫妻共读、姐妹共读,乃至家庭共读。在共读中,我们不仅培养了好的习惯,更多的收获是对家庭的热爱。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夫妻的和谐。”有人说认识一个人可能为你打开一扇门,为你打开一扇门,可能会看到一个世界。我就是这样的感觉,脑袋灵光,眼前一亮,惊讶之余尽是欣喜。原来《奶蜜盐》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第一定律,而且是普适于所有群体的修心养性之书。
最为神奇的是我那一刻萌生了一个坚定的念头,我要引领我的家长参与共读。我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兼班主任,现就职于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家长的群体比较复杂,家庭教育意识比较弱,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只是着急而没有办法。这也成了我的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自证预言,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你越相信什么,就越容易发生什么,在我身上竟神奇验证了。
当时虽然有家长共读的想法,但感觉困难重重。高中不比小学、初中、幼儿园,家长认为高中生已经是大孩子,懂事,还有就是无法和孩子同频共振,已经管不了孩子,难和孩子沟通,别说教育。我听的最多的一句话:老师,孩子就交给您啦!您操心了!您说了他听,您的话相当于我们十句!显然家长高估了老师的作用,同时也弱视家长的作用和教育职责。
因为向往,所以喜欢。喜欢夏校因共读而炼就的优雅知性的气质,喜欢因共读而生成的蜜友们柔声细语,不急不缓,娓娓道来的读书声,喜欢俞剑老师精心排练的读书舞,喜欢共读歌曲《世界那么多人》。
是的,心想就容易事成。教育行走在广东的惠州,我幸运为夏莹校长的读书沙龙做记录报道和美篇,那时那刻我才真正把名字和亲切的人真正的赋在一起,夏莹校长、俞剑老师还有孙美霞校长和董文章老师,我的美篇报道《教育的最优路途|共读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发表后获得4389阅读量。夏莹老师说《奶蜜盐》共读的初衷:把最好的共读方式献给一亿个珍爱孩子的父母,让每位父母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教育家!更坚定了我的共读初心和设想。
只要努力就容易被看见。教育行走后,夏校邀我入共读群,非常有意思的是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没有成功,点开链接都是群名额有限,已满。我和夏校开玩笑说,应该是好事多磨,但应该不过三,所以我现在顺利进群了。
9月3号我和家长说:我在共读一本书,家庭教育类《奶蜜盐》,有兴趣的家长可以共读接龙,第一天57个家长参与。第二天我拍照自己的书《奶蜜盐》发群里说:这是我的一本,都读破了,感觉所有的家庭问题都能在书里面找到原因和答案。
在班级管理群发共读连接的第六天也就是昨天,我做了一件自认为很勇敢也很有意义的事,建立了我的家长共读群,从班级管理群分离出来,独立成群。我@所有人
各位家长大家好!
其实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想法,和大家一起读书,学习。但压力比较大:
1.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我有多忙,就知道您有多忙。
2.我怕我倡议读书而不能坚持,负了大家一起读书的心愿。
3.我想读书没有时间,参与共读也算是倒逼一下自己,发现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现在我可以的,但不知道您是否需要。
今天是共读第五天,我当时告诉自己,如果每天超过30个家长共读,我就建群;不然就作罢,也算是了了我自己胡折腾的心,四天来大家共读都超出我的预期。感谢您的信任!
我们班级管理群是一个大群,不适合共读,容易刷屏,不利于班级管理。我新建一个202219家校同心共读群,有兴趣的可以进群,一切随心、遂愿、随缘!我们可以一起读书,学习!
在这之前夏莹校长曾建议我做一次分享,我也欣然答应,曾和夏校笑着说题目就是《我和夏莹老师的美好故事》,只是开学初实在是太忙。没能如愿。
这一次分享,也是发生在前天下午的事。孙美霞老师微信我:亲,有时间来奶蜜盐读书会做主讲嘉宾吗?我回:一直在关注,但程序我不会。得知孙老师说的有时间是今天,我就犯愁了 ,因为今天学校值班,关键是先生有自习,二宝没有人弄。
不过,美好的事物一定具有倔强的生命力。事情,只要想做,就一定有办法!晚8:06我微信回:好的,孙老师,我来做吧。孙老师的邀约是下午3:29。美好的事情就这样发生啦,和亲爱的你们在线上蜜友之家《奶蜜盐共读会》相见了。
奶、蜜、盐,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平平常常的三种食物,谁也不会想到它们会构成家庭教育的核心。奶,会想它的纯正;蜜,会想它的香甜;盐会想它的咸涩。但教育学者张文质老师却透过现象看本质,沿着表象探内涵。
张文质老师奶指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奶是孩子来到世间吃到的第一口奶水,见到的第一张幸福的笑脸、是母亲的爱,是母亲的温暖,是母亲的抱持和对视,是积极的回应与及时满足。
蜜指童年幸福,才经得起社会摔打。蜜是孩子成长中父母的鼓励和肯定,是父母的接纳和认可,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撑
盐指性格塑造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盐是孩子生命成长中需要的智识和品格担当,是面对难题时克服一切困难去解决的勇气、锐气和智慧,盐是放手,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和自主的权利,去做,去生活,去体验,去锻炼。“野蛮其身体,文明其精神”。
世界只有一个,但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一个人的看到取决于他的阅读力、学习力和思考力。一本书也是如此,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读,会读出一千个《奶蜜盐》。
读一本书,一定不仅仅是一本书,从作者的言语中,作者的表达中能体会和汲取他特有的思想和闪光的智慧,借用他观察生活,体悟生命,看世界的眼光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也就是借用智者的眼睛去努力看他看到的世界。《奶蜜盐》之与我就是这样,借用张文质老师的研究和思考,在书中我读到了自己,读到了张文质老师,读到了家庭教育的美好,读到了我对教育的敬畏和学校教育的愿景。
亲爱的蜜友,天涯与海角,我们的相遇只因《奶蜜盐》那淡淡的一抹书香,春风化雨,深入浅出。这世界有那么多人,多幸运,我有个我们,我们相识,相知,读书可以疗愈真实生活的疲惫、乏味甚至疼痛。
让我们修炼自身,清洁内心,读书,精读,深度,开阔视野,让丰盈而勇敢的心的既具有广度也具有深度。于艰难困苦处依然可以平静生活,处繁华精彩中依然可以独思沉想。
书有光,读最美!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影响有使命感的父母,赋能自己的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让我们在共读中开启“奶蜜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