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大丽花》:一本嫌疑小说引发的思考

2022-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萌橦在读书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到底有多少谎言?看似简单的人或事,其背后,究竟是不是肉眼所见那么清晰呢?

在美国小说家詹姆斯·艾尔罗伊的《黑色大丽花》中,就在反复探讨这个问题。

警员布雷切特,从一个自认为平庸的人,通过追查大丽花案,逐渐成为一名目光犀利,头脑睿智的侦探。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些才智加上他对真相的一再追查,以及在案件中投入感情、冲动的性格,也一并将他的jing察生涯葬送。

《黑色大丽花》这本书是我今年看得最过瘾的一本悬疑小说,虽然前几天看完《罪恶捕手》我也说过这句话,正因为好书太多,所以会有对比,不过真正的好书不怕对比。

这两本无疑都是优秀的悬疑小说,但是两本相比,我更喜欢大丽花。可以这样来说,《罪恶捕手》更加理想化,《黑色大丽花》则更加现实,碰巧我喜欢现实。

《黑色大丽花》的作者詹姆斯·艾尔罗伊,在幼年时母亲被杀,所以他将这本书题献给自己的母亲。

在书中,艾尔罗伊采用第一人称手法,为我们展现了1947年前后,洛杉矶底层警员的真实生活——巡逻、走访、勘探现场、和犯zui份子近距离接触、在警局目睹伪善与邪恶,等等这些,如同真实情景一样,一点一点在眼前展开,让人不由自主代入到其中。

这本书挺厚的,但我真的如以前看过的一句话一样,“好故事能将你吸入其中。”不知不觉就被吸了进去。

作者年轻时曾长期混迹于洛杉矶底层,被dai捕过40多次,这也造就了他小说的独特风格:语言简短强硬,拳拳到肉,具有生动的社会批判性,所塑造的人物看似粗糙,其实每个人都个性鲜明。

在这本《黑色大丽花》中,警员布雷切特是一名前拳击手,而且成绩很好,他在大丽花案中表现出色,深得局长的赏识。

但在艾尔罗伊的描写中,布雷切特虽然是典型的美式孤胆英雄,但他却是真实的,有优点也有更多缺点。

比如在故事的开篇,布雷切特对令状组工作其实特别向往,但因为自身没有后台,觉得可能会输给jing局的一个警二代,所以表面上表现得满不在乎。

比如他发疯一样憧憬令状组可以穿便衣执勤,和真正的坏蛋打交道,而不是整天驱逐醉汉和开交通罚单。

比如心里怒骂顶头上司是狗za种,嘴上却说“明白,长官。”

比如为了多赢钱,让痴呆的老爸能进养老院,故意输掉了拳击比赛,想埋怨老爸又不忍心。

布雷切特起初也许会给人一个胆小、摆烂的印象,但是越到后面,通过作者对他每一个事件细致与真实的描写,我对他的同情与悲悯也越来越强烈。

他和搭档无间合作,击bi四名可疑人员。搭档对这件事反应过激,甚至不辞而别,都让他措手不及。

及至后来,他亲眼目睹搭档惨死他乡,目睹他爬满蛆虫的shi体,那段描写特别真实,令人肉疼,也令人落泪。

“跑到车边,我跳上车,全速倒车,把十zi架撞倒在沙地上,然后一档换二档,二档换三挡,踩油门冲向前方。拐上滨海公路向北而去的时候,我听见背后传来叫声:‘我的车!钱!’我伸手去按警笛开关,却只是狠狠拍中了仪表盘,这时我才想起民用车辆没有警笛。”

此后对于大丽花案,布雷切特近乎疯魔,在查案过程中,牵扯出警局的丑闻,经过内心的斗争(也有一部分保护自己的原因),他将恶行揭发出来,得到高层的赏识,但和他平级的人,各个觉得他是他们中间的叛徒。

管他是什么,总之他最后无限接近了大丽花案的真相,可惜却无法将真相公之于众。这显然不符合他自身的性格,所以在结尾时,他的警cha生涯彻底被自己断送了。

之前不了解真实的“黑色大丽花”案,我总以为布雷切特可以找出真相一举破案,小说真正的结尾有种疲软的感觉。但去百度了一下才发现,令人毛骨悚然的大丽花案最终真的成了悬案,至今也没有告破。这就怪不得小说的结局不是圆满结局了。

在这本书中,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冷漠,还有对于真相的执着,还有表面上光鲜亮丽的人,也许比谁都坏,还有你一无所有或处于链条底层时,你的形象永远都在别人口中,而别人说的,却未必是真相,你却没有机会为自己辩白……

而贯穿全书的另一个主角“黑色大丽花”,她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底是谁谋sha了她?也只有亲爱的读者你,真正翻开书去寻找答案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